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逸舟:台灣獨不了,我們充滿信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9-07-01 10:59:49


我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多一份篤定,多一份從容。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長期致力於台海和平發展戰略建構、致力於國家和平統一理論開拓建設的台灣問題專家李逸舟,在新出刊的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發表專文,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台獨”問題》。文章從宏觀戰略格局、歷史成因與島內政治因素、國際環境、兩岸互動等各個層面,對“台獨”作了深入透徹分析,呼籲人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胡六點”精神,滿懷信心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全文內容如下: 

  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階段,但“台獨” 的陰影似乎揮之不去。海內外特別是中國大陸不少人擔憂:和平發展會不會導致和平獨立?協商解決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問題,會不會造成 “ 兩個中國” ?未來民進黨如果上台,和平發展的成果會不會變成“台獨”的現成基礎?如同“ 木桶理論” 中那塊著名的“短板” 一樣,“台獨”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影響和制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度與廣度的重要因素,提示我們必須就此剖根究裡,求真務實,徹底厘清。 

  一、宏觀戰略格局中不存在“台獨”得逞的現實可能  

  統獨鬥爭,說到底是一個實力的較量。有形的實力對比其實無須贅言,特別是在國際上開始以 “G2 ” 的高度議論中國的情形下(我們自己當然不會那麼膨脹)。地域、人口、資源、相對地理位置、綜合經濟規模、科技與國防力量、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等等,一目了然;奧運的成功舉辦、 “ 神八” 的舉世矚目、航母的內外熱議等等,進一步顯現出未來發展的趨向。其實,更為強大、更為深沉的力量來自於13億人民的堅強意志。鄧小平當年有言,統一首先是一個情感問題,是一個民族的感情問題。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統一理想與維護統一的歷史傳統、近代史上曾經遭遇割地賠款的屈辱記憶,決定了中國人民及其領導者決不允許台灣再次從中國版圖分割出去的誓死信念。這種信念所傳達出的群體意志是確切無疑的:萬一事情真的發展到最後抉擇關口,中國人民將不惜傾全國人力物力、不惜砸鍋賣鐵犧牲一切從頭再來,誓死粉碎“台獨”。這是二十多年來“台獨”勢力始終未能把事態真正推向終局攤牌、始終未能真正跨越統獨紅線的最終決定因素。 

  外部環境也足夠明朗,大局穩固。恰恰是在“台獨”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美國對台政策越來越由“ 不支持台獨” 明確為“ 反對台獨” ;“台獨”勢力持續在國際上左衝右突,但不僅未能撼動世界上一個中國的基本格局,反而促使絕大多數國家更明確地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在國內專注於建設以人為本的現代文明社會,在台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國際上致力於構建和諧世界、日益展現出負責任的建設性大國作用,進一步贏得世界各國對我國統一事業的理解與支持。 

  長期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大陸自身的穩定、發展與經濟社會的持續進步,是決定兩岸關係基本格局與發展方向、決定未來兩岸統一的基礎與保障。 “ 關鍵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這是鄧小平早已得出的結論。在筆者看來,“台獨”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有其可能,那就是我們自己不爭氣、陷入某種大的持久的危機而自顧不暇;但中國正處於整個歷史循環中全面複興的上升階段,生命力與凝聚力空前強盛,對台灣的吸引力與涵蓋力日益擴大。在國際上,我們堅決反對美國的 “ 與台灣關係法” 。實踐同樣已經證明,“ 與台灣關係法” 雖然妨礙了我們按照“ 一國兩制” 的最初構想直接達成統一,但並不能阻擋兩岸人民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逐步走向統一的堅實步伐。唯物辯證法昭示: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只有從台灣內部逐步消除借助外力與大陸對抗的內在動因,才能最終徹底排除來自外部世界的各色干擾。假以時日,當台灣人民逐步接受統一以至主動要求統一的時候,別國其實也就再干涉不了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