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卓越大學 卓越奴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1 00:19:13  


台灣的高教追求的,無非就是在國際評鑑上如同幼教家長一樣,不擇手段的想提早起步,爭取高分。
  中評社台北12月1日電(作者 石之瑜)世界各大學來台爭取大學生,引發各界對於台灣的大學能否競爭的反省。前此,教育當局還呼籲要破除幼教迷思,這個迷思簡單說,就肇因於考高分文化,所以家長總想自幼就提早給孩子起步學習,海峽兩岸的家長恐怕都難免俗。但“教育部”實應先破除自己相同的迷思。台灣的高教追求的,無非就是在國際評鑑上如同幼教家長一樣,不擇手段的想提早起步,爭取高分。而透過國際評鑑的高分,能否留住學生,或留住的是什麼學生呢? 

  爭取高分,是海峽兩岸再熟悉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從小就在考試。近年學美國,台灣的教育改革也想要減少依賴分數來評價學生。但這不是真的減少依賴,而是考題換了,換成要考更難的題目──誰比較像美國。這個考試要高分,就必須減少依賴分數。這就像大學爭取排名,排名高了不是變得比較卓越,而是變得比較像美國的大學。所以,愈是靠近卓越,就愈是沒有自己,也就愈遠離卓越的可能性。

  21世紀以降,這樣的競爭愈來愈激烈,香港與新加坡擁有英語與薪資的優勢,給韓國或台灣這樣的日本式後殖民地國家甚大壓力。向北美看齊的心態,逼迫這台韓兩地的教育領導揠苗助長地推動英語教學,各種各樣的國際教育計劃出籠,有的用加薪的方式鼓勵教授用英語授課,有的用強迫的方式威脅教授用英語授課。這種追逐的風氣,近年在大陸的高等教育也流行起來。 

  大學爭取排名的標準很多,就像基本學力測驗版本很多,台灣採行一綱多本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不能背死書,轉而重理解。但家長老師一條心,個個版本都要求熟讀,反而加重課業,減少思考。大學排名也一樣,各種機構爭相建立自己的標準,導致被評鑑的台灣高等教育疲於奔命。所以人家要看國際化,我們就去找國際學生;人家要看學校名聲,我們就搞宣傳;人家要看英語論文的發表,我們就逼著師生為發表而發表,為英文而英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