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反中”到“共同體”:兩岸認同的折裂與修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00:08:21  


 
  “第三憲”的努力目標

  然而,從獨派的角度來看,從1991年起經過第七次修憲之後,“中華民國”已經進入“第二共和”。國會中的全國不分區代表,已經將大陸地區排除在外。2000年修訂的“國籍法”,也嚴格區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目前台灣人民不僅享有入出境的自由,而且享有完全的政治性言論自由。目前“中華民國”的法律是以“比照外人”的方式,在對待大陸地區的人民,甚至比對待外人更為嚴苛。

  由於大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台灣內部在藍、綠對立的情況下,深藍的人認為馬英九“總統”只是“長得漂亮的陳水扁”,走的是“獨台路線”。深綠的人不管他怎麼做,都認為他是永遠的“親中賣台”。從“中華民國”憲法的角度來看,馬英九其實是“兩岸和平的締造者”,而不是“麻煩製造者”。張五岳教授認為:目前兩岸的現狀就是“一中兩憲”或“一國兩府”,而“第三憲”則是雙方要努力統合的目標。

  “互不隸屬的政法系統”

  聽到這裡,辛旗副會長很感慨地說:“三山五嶽依舊在,得饒人處且饒人”,他認為:“時不我予,歲不待人”,現在是兩岸開始展開政治談判的時候了。大陸非常瞭解,只要國民黨一坐上談判桌,立刻會被扣上“賣台”的帽子。但負責任的政治力量必須要有引導的作用,對民意不能逢迎,變成群氓的尾巴。

  他認為:不分裂中國主權與領土的完整,是雙方進入談判的底線。大陸絕不可能把台灣當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不會把台灣看做是地方政府,大陸自己是中央政府,至於要如何用“內外有別”的方式,安排兩岸之間的關係,這是可以變通的,兩岸必須坐下,關起門來談。

  中國人民大學當代政治研究所所長黃嘉樹從民族、文化、國家、和政府四個層面,分析兩岸之間認同分歧的問題,認為:在“國家”認同方面,問題最大。大多數台灣人民堅持自己是“中華民國”人,而以國家名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對抗。台灣的策略是以定期重復舉行民主選舉,來建立政權的合法,迫使大陸接受其“棄中就台”的路線。然而,大陸絕不接受“顯性獨台”,也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走上“兩國論”的道路;更堅決反對外國勢力的幹預。

  黃嘉樹教授認為雙方要有誠意地降低敵意,坐下來,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有些人認為大陸和台灣不論在人口或土地都有極大的差距,雙方關係至少應當是1比0.6,他認為事實上雙方是“兩個互不隸屬的政法系統”,雙方互動,“不必突顯誰是中央誰是地方的問題,也“可以叫自己為中央,叫對方為地方”。

  “一國兩憲”的先例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在開幕主題演講中,以投影片說明顯性台獨、穩性台獨、偏安史觀等等各種不同的“統、獨論述”,並說明兩岸統合學會對兩岸關係的主張是“主權重疊”、“治權分立”、“平等不對稱”,認為未來兩岸應當以“兩岸共同體史觀”對抗“台獨史觀”,用“和平發展”對抗“可獨”,用“政治與經濟不可分”對抗“政經分離”不要在“統、獨對立”的泥淖中打泥巴戰。國民黨更應該以此為政策綱領,而非“不統、不獨”的消極式逃避論述。

  張亞中表示,西伐利亞的主權國家體系,雖然摧毀了中國的朝貢體系,也創造了殖民體系,但是卻沒有為歐洲帶來和平。在經歷兩次歐洲基督教兄弟的自相殘殺後,歐洲人終於學會了主權並不只是單一或排它,他們透過歐洲共同體創造了主權重疊的新概念。

  兩岸情形自然不同於歐洲,但是主權重疊的概念卻值得兩岸參考。兩岸可以用“內、外有別”的方式,對外面對國際法現實,在國際參與上由兩岸共同協商,對內則以“共同體”的思維,互視對方為平等不對稱的“憲政秩序主體”。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義虎則從歷史演變的觀點,說明在毛周體制時代,中共的政策是要“解放台灣”。從1971年提出“一國兩制”之後,便已經放棄這種想法,而要以務實態度逐步解決兩岸間制度分配、權力分配、和觀念分配的問題。認同問題屬於觀念分配,所以最難解決。他建議雙方“都以雙方的底線為前提”,來找出思考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一中兩憲”來描述兩岸關係的現實,應當是沒有問題的,“第三憲”則是兩岸“未來努力的目標”。“一中兩憲”既不是聯邦,也不是邦聯,而且在國際上也有先例,像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和桑給巴爾(Zanzibar)之間的關係,便是“一國兩憲”。

  強化兩岸共同認同

  對於要如何強化兩岸共同認同的問題,與會人員則從各種務實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許多積極的建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指出:中共中央發佈的“十二五規劃”,對於把“中國締造成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已經作出許多具體規定。他認為:兩岸簽訂ECFA,大陸對台灣作出“讓利措施”,能夠增加台灣人民對大陸的“利益認同”,這是改善兩岸關係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設立“涉外事務”的專家小組

  從1949到冷戰結束,國、共鬥爭50年,雙方開始搞“合作”、“雙贏”,也不過是兩年多的事,許多人心理上都還適應不過來。

  嚴教授建議中共當局給台灣居民國民待遇。持有台胞證,就可以作為身分證明,不必簽證,便可以自由進出。最起碼對於經常往來兩岸的台胞,應該發給多次簽證,方便他們在兩岸間往返。

  嚴教授也建議在海基、海協兩會之下設立涉外事務的專家小組,或共同體小組,協助雙方的NGO共同參與國際組織。馬英九在元旦文告中主張“壯大台灣,振興中華”,他認為值得肯定。兩岸間應召開文化教育會議,如果覺得題目太大,不好談,不妨從雙方共同關切的小題目談起,慢慢累積成果。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東野則建議雙方成立“兩岸文化論壇”,共同幫助對方的存化發展。他認為:兩岸經過六十年的隔閡,雙方人民在價值觀、情感、和生活方式方面,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差距。台灣家家戶戶拜祖先,講秩序,有很強的公民意識;大陸人民則是天不怕地不怕,不守秩序。要縮短兩岸之間的文化差距,不僅要增進雙方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而且要從中小學教育做起,鼓勵青少年正體字、簡體字並用,認識自己的文化傳統,才能縮短雙方的文化差距。

  由“反中”到“認宗”

  楊開煌教授指出:知識分子處理問題,通常都是“先有理論,後有實踐”,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目前兩岸間需要甚麼樣的論述,卻大有商榷的餘地。如果兩岸都用理性分析的方式,各自發展自己的史觀,並批評對方的史觀,這是以一方的“真理”對付另一方的“真理”,並不能解決“認同”的問題,因為“認同”必須訴諸於“感情的理解”,而不能只憑“理性的分析”。

  楊教授認為:台灣人民和大陸接觸的第一次震撼是“國民政府”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人民的心態從國共對峙時期的“反共”,變為“知共”,對大陸的印象也由“負面”轉變為“全面”。將來台灣人民還必須再經過第二次震撼,其心態由“反中”轉變為“認宗”,認清楚“中國”是自己“生命的泉源”,才能徹底解決其民族認同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