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市場上唯一唐琴:“大聖遺音”的億元傳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09:34:26  


 
  最終,在嘉德為王世襄藏品舉辦的專場拍賣會上,這把“大聖遺音”琴以891萬元成交,創下了當時古琴拍賣的世界紀錄。直到六年後,這一記錄才被一把明代的“月露知音”琴以2184萬元的成交價打破,從此,古琴也進入“千萬”時代。

  去年,一把北宋宋徽宗禦制、清乾隆禦銘“鬆石間意”琴在保利秋拍中以1.3664億元成交,這不僅刷新了古琴拍賣的世界紀錄,將古琴送入了“億元時代”,也同時創造了世界最貴樂器新紀錄。

  從成交價上看,最終“大聖遺音”未能突破“鬆石間意”創下的紀錄,“‘鬆石間意’儘管年代不及‘大聖遺音’,但是禦制禦用非常難得,也是當前市場的熱點。”王先生認為,在什麼樣的價格區間,市場是會給出比較準確的判斷,但是否能夠破紀錄還是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裡面,而這個價格還是“非常理性”的,“算是值了”。

  傳說中的“大聖遺音”

  在中國文人歷史中,“琴、棋、書、畫”一直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四大必由之徑。而琴更是被認為“琴者,情也”,是最能抒發情懷之物。中國古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時期,以有文字可考為根據,距今已經有四千餘年。

  “唐代以前的古琴我們現在只能找到一些史實資料了,比如在一些墓葬的壁畫和一些繪畫上有一些影像資料存世,但是已經沒有實物了。”劉越介紹說,“即使是在博物館中,唐代的古琴也屈指可數。而‘大聖遺音’琴實際上存世一共有兩把,這把是伏羲式,還有另一把‘大聖遺音’神農式琴存於故宮博物院,兩把琴漆色、斷紋、池沼、年款均相同,都是唐代製造供宮廷演奏的,但是制式不同。”(注:古琴的常見制式有: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按照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就在一個月前,這把“大聖遺音”古琴亮相國家大劇院舉辦的《“高山流水”——古琴藝術展》,當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還撫此千年古琴,讓觀眾有幸聆聽1200多年前的天籟之音。

  “距今1200多年的古琴,至今仍能發出如此美好的聲音,非常難得。用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的話來說,這把‘大聖遺音’兼備‘九德’,即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這在古琴中非常罕見。”劉越說。

  據劉越介紹,這把琴琴腹龍池內兩側上下刻著“至德丙申”的年款,表示為公元756年製造。這一年,唐朝歷經安史之亂,玄宗退位,肅宗即位改元,“大聖遺音”琴是中唐之始製作的第一批宮琴。後來,琴被收入了清朝內府,存放於養心殿南的文物珍品庫中,顯示了皇帝對這把千古名琴的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