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辛旗:應認清站在怎樣的歷史起點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00:13:08


左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
 
  必須看到,影響兩岸政治互信障礙也很多。來自3個方面:

  一是複雜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的干擾。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債台高築,且在東北亞、中亞、中東、波斯灣等地區四面樹敵,為維持美國式軍事和金融霸權,不排除其用戰爭手段轉嫁危機的可能;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台制華”的意圖不會改變,極力維持對台灣的傳統影響,並要求台灣配合其亞太戰略調整。日本方面,安倍上台後,政壇右傾化更趨嚴重,將釣魚島問題作為強化對中國大陸牽制、突破戰後體制的突破口,企圖修改“憲法”,重走復活“軍國主義”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抗日戰爭尚未結束。

  二是島內政治生態的制約。1994年開始,近20年的“台獨”教科書教育和“去中國化”思潮影響,“台灣主體意識”上升。民調顯示,支援“現在和將來統一”的比例不足10%,主張維持現狀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這表明,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發展的認同,還沒有轉化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及對統一的支持。此種狀況,政治家是有責任的。當年孫中山先生講:要喚醒民眾。這就是政治家的責任!當今,政治家的責任是提升民眾參政水準,建構優質民主,而不是做選民的“尾巴”、選票的“奴僕”。

  三是“台獨”勢力的阻撓。“台獨”分裂勢力反對兩岸政治商談,阻撓兩岸和平發展,煽動“綠色民意”對當政者施壓,仍然是制約兩岸政治互信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應看到,民進黨內部激進“台獨”主張有所淡化,已顯示出調整兩岸政策的跡象。最近,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生講到,“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我們相信,隨著民進黨內有識之士的影響增大,島內在野勢力會更積極地參與到兩岸政治對話中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