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向愷:密切與斷裂 兩岸經濟交流現況展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9 15:46:04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向愷先生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記者 廖梓達 林艷 楊天)由台灣維新基金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協辦的“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今天上午開幕。在下午進行的研討會分組討論中,前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向愷發表題為“兩岸經濟交流現況與展望”的演講,指出在馬英九政府政策下,兩岸經貿關係逐漸密切,但認同開始形成斷裂。

  林向愷同時表示,兩岸經濟整合過程,對“大國”有利,而“小國”往往是受害者,當台灣社會認知到這一點時,認同斷裂就是必然現象。

  林向愷表示,兩岸的經濟規模和經濟發展不同,進行區域經濟整合會產生“大國”的“磁吸效應”,使得“小國”進而“邊陲化”。“大國”擁有規模經濟效益、低廉的運輸成本、緊密的生產要素關聯性和龐大的市場等優勢。不斷的吸引各方投資,最終所有的重要產業均集中於“大國”一方,“小國”一方則因產業持續外移,最終淪為“邊陲”。

  林向愷還指出,ECFA的簽訂將會導致台灣出現第二波產業外移。根據ECFA規定,兩岸之間貿易商品關稅均會降低,兩岸之間人員、資金技術也將自由流動。但“中國市場”規模遠較台灣為大且與東盟各國簽有自貿協定,加之產業區位就近原則,導致台商和外商傾向於在大陸投資,進一步的減少了台灣的外來投資,更進一步衝擊台灣經濟發展,加速台灣產業第二波外移,使台灣就業環境進一步惡化。

  林向愷批評ECFA不但未能讓“台灣與中國可進行產業垂直分工”,反而導致台灣產業空洞化,重要產業集中於大陸。”

  據林向愷分析,產業外流進一步的引起了就業困難。產業外移之後,台商已逐步減少從台灣進口在大陸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林向愷批評馬英九政府“‘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模式將掏空台灣產業,讓台灣陷入經貿依賴中國、成長動能減弱以及社會裂解的嚴重困境”。

  同時,林向愷還認為,兩岸經合會成立是兩岸經貿“內地化”的開始。經濟合作架構開始讓台灣社會瞭解到兩岸制度的差異以及經濟合作中的政治含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