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主張的三個盲點與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4 00:24:11


 
  台灣內部之於“亞投行”的“翹翹板效應”,在馬當局向“亞投行”臨時多邊秘書處提交意向書第一時間就告出現,包括學生在內的“反亞投行”公民團體衝擊“總統府”,與維持秩序的憲警發生衝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聲言:“政府須提出完整方案與評估報告,尋求社會共識,並接受「立法院”完整監督。」2014年“反服貿”架勢“縮小版”似已出現。

  2014年“三一八學運”猛力“反服貿協議”餘緒尚猶蒸騰不已,值此台灣能否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會員之際,民進黨繼“反服貿協議”之後,企圖煽動“反亞投行”風潮行徑包括動輒張口批抨、暗中鼓惑“婉君”,已然“圖窮匕見”。

  觀諸蔡英文“反亞投行”的說法,如所謂“政府把國際事務兩岸化,開了嚴重矮化惡例”,純屬斷章取義之詞。事實上,馬當局透過兩個途徑申請加入“亞投行”意向創始會員,其一為“財政部”以“部長銜”直接將意向書提交“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其二為陸委會致函國台辦,並透過國台辦將意向書轉交“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上述第一途徑比照全球慣例辦理,各個成員申請加入均循此模式進行;第二途徑在於尊重國台辦,並以雙軌方式向“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提出申請,何來蔡英文所謂的“開了嚴重矮化惡例”?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都表示“歡迎台灣以適當名義加入亞投行”,但甚麼名義才屬正當而能被雙方接受呢?一般咸認,比較允恰的名義應是“中華台北”或“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相當弔詭的是,關於加入“亞投行”,民進黨先是表示,如果歐、美、亞洲主要國家皆在其中,且此舉有助台灣利益與經濟發展,台灣就可思考參與。其結論是:只要對台灣有利,願正面看待。此一論調,強調“目的”,淡化“過程”。不料,不到三天,民進黨竟告翻臉。蔡英文突然改口稱:要比照服貿模式,杯葛加入“亞投行”。此次她不再談有利與否的“目的論”,卻又抬出反對黑箱的“過程論”。當晚,百餘名“太陽花”人物嘯聚在“總統府”前,反對加入與“中國政經整併”的“亞投行”。

  已故前“經濟部長”趙耀東嘗言:“一切為經濟,一切為出口。”台灣賴以安身立命的根基繫乎對外貿易,對外貿易之首要在於融入區域經貿金融體系,取道中國大陸是台灣通達區域經貿金融體系最短的道路。其實正是台灣思考加入“亞投行”的切入點。將來“亞投行”的業務重點既然是基礎建設,那麼融資利息收入只能算是小菜,參與建設本身的工程利益才是重點。歐洲諸國之所以不惜違逆美國擠破頭要加入,當然就是看上這裡的投資利益。台灣若是不參與“亞投行”的運作,那些參加的五十餘國絕不會因為台灣在技術上有優勢,就分台灣一杯羹的。

  簡單地說,台灣必須參與“亞投行”運作,才有可能拿到相關的種種基礎建設投資;若不參與,對於“一帶一路”上的開發建設,就只能作壁上觀。因此,加入“亞投行”的決策,必須立足於要有把亞洲開發當成台灣拓展產業機會的戰略思考。更何況,台灣若不加入,在政治及經濟上均將更加邊緣化,對未來參加TPP或RCEP亦有傷害。

  尤其,“亞投行”因為有更多成員的參與,選擇跟IMF、ADB等相仿的治理架構,台灣參與其間的財經官員、經濟學者,多了與各成員決策者交流機會,有機會帶給台灣更多具備全球視野的觀念與做法,讓台灣的財經菁英也可望有更大的舞台。

  要言之,民進黨指控馬英九是“黑箱作業”,蔡英文下令比照《服貿》的規格杯葛,立刻就有一批學生團體配合衝上街頭。對此,基於“獨意”而“反中”的民進黨與公民團體,肆意以“反服貿”心態撥弄“反亞投行”情緒,勢必會“悶死”台灣經濟發展。其實,“亞投行”所具有兩岸關係試金石的意義匪淺,難道民進黨政治人物未能體察?從兩岸關係發展來看,“亞投行”是大陸積極推動,台灣參與可以提升兩岸互信與互動。此刻若能在加入“亞投行”的討論過程中,兩岸藉此累積共識,各自獲益,那麼對兩岸其他層面的合作互動上將有更多的助益。

  蔡英文主張“維持兩岸現狀”的盲點與困境

  近一年來,綠營內部營造出一種氛圍,認為“太陽花風潮”已改變台灣社會,蔡英文可以跨越傳統的大選思維,不須提出兩岸政策路線,也不會重蹈2012年大選因欠缺具體的兩岸論述而敗選的覆轍。

  惟大選日程逼近,近來民進黨一些重量級人士卻憂心兩岸政策未及早釐定,將對民進黨選情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相繼提出看法。諸如: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是現狀,依此現狀凝聚60%以上的共識,做為與大陸談判的後盾;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期盼,民進黨若能在2016年重新執政,不追求台灣法理獨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進一步指出,蔡英文必須調整兩岸政策,不只是為了2016,更為了兩岸長久關係。

  在最近召開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蔡英文對這些民進黨重量級人士的兩岸觀點,仍抱持視若無睹的態度,顧左右而言他地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主張。此項主張是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核心,進而新增對追求台海穩定的承諾。儘管用字遣詞迂迴,蔡英文仍意圖藉此傳達3項訴求:

  第一,講給北京聽,蔡首次把“維持現狀”放入黨正式文件,期待藉此消除各界對《台灣前途決議文》隱含可能改變現狀的質疑;第二,講給美國聽,蔡表述民進黨在全球社會可以發揮和平穩定的作用,尤其民進黨未來勝選執政後不會刻意挑釁成為“麻煩製造者”;第三,講給台灣人民聽,蔡強調兩岸政策仍需尊重人民自決,既想吸引中間選民支持,並與國民黨作區隔,又可以滿足反中勢力與台獨支持者的需求。

  事實上,蔡英文的“維持兩岸現狀”說,存在有三個盲點與困境,使得她難以跨越與克服。第一個盲點與困境是,蔡若要“維持兩岸現狀”,她必須能處理兩個“現狀”:一、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現狀:蔡若無法處理使民進黨內部陷入分歧的台獨論述之現狀,她又如何能維持兩岸現狀?二、“九二共識”的兩岸現狀:“九二共識”正是兩岸現狀的“共同政治基礎”,蔡說“維持兩岸現狀”,卻否定“九二共識”,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

  蔡英文的第二個盲點與困境是,只談維持兩岸現狀,卻不談兩岸現狀是甚麼?如何界定兩岸現狀?也不談究竟要以甚麼具體途徑與方法維持兩岸現狀?事實上,蔡即使僥倖能以維持兩岸現狀的宣示走完“最後一哩路”。但她勝選執政後仍需面對“如何”維持兩岸現狀的治理議題。宣示可以口頭說說,治理卻需憑政策,她必須扎扎實實地拿出具體政策去維持兩岸現狀。

  蔡英文的第三個盲點與困境是,她心中的“現狀”定義為何?有必要說清楚。否則對獨派來說,勢必從“台灣主權”角度切入蔡的此項說法,而解讀蔡是支持“台灣獨立現狀”。更何況,蔡仍迴避兩岸關係最核心的政治定位問題,怎能期待她若執政能增進兩岸經貿交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

  總之,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主張,已自陷矛盾之中。無怪乎,國台辦點出“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是兩岸關係之錨”;陸委會也表示“蔡的說法缺乏具體實質內涵,此一核心問題無法模糊以對”。可見“九二共識”是維持兩岸現狀的政治基礎,此為美國、北京及台灣民調所支持的兩岸架構。但蔡英文如今卻陷於“既宣示維持現狀/又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矛盾境地,可見蔡英文有無整合民進黨、帶領民進黨轉型的能力,才是她能否重返執政、穩住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的基本考驗。接下來,蔡英文必須提出一套維持兩岸現狀的具體途徑與政策,應已無可迴避。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5月號,總第20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