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內蒙古湖泊30年減3成 人類活動是主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7 15:48:46


 
  這些年來呼倫湖的波動變化,讓10年來從事水環境監測研究的孫標印象深刻。

  據內蒙古農業大學河湖濕地水環境保護與修復團隊的科研監測數據顯示,呼倫湖在2000年以前,面積主要波動在2100平方公里左右。從2000年開始,湖泊面積大幅萎縮。到2011年,面積縮小到約1750平方公里左右,減少約17%。水位的迅速下降,使湖泊蓄水量由原來的120億立方米減少至45億立方米左右,水量減少了60%以上。

  究其原因,這樣劇烈的變化為氣候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叠加作用。從2000年開始到2011年,呼倫湖地區的降雨量比上世紀60年代至上世紀末的平均降雨量約減少了26.5%。蒸發量卻增加了7.1%。入湖的河川徑流量由於氣候及人類的取用水活動更是減少了近74.6%。這使得呼倫湖出現了有數據監測以來最快的萎縮速度。

  孫標認為,從長期來看,湖泊的形成與消失、擴張與收縮是全球的、區域局部的構造和氣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短期來看,湖泊的擴張與收縮是由氣候變化和人類社會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部分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特別明顯。

  中科院方精雲團隊研究針對蒙古高原所有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的湖泊進行了年際變化的時序檢測,並詳細探討了湖泊變化的成因。結果發現,雖然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經歷著同樣的氣候暖幹化,但內蒙古地區高強度的人為干擾導致其湖泊面積快速萎縮,而蒙古國湖泊面積僅輕微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