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冷和平”:兩岸之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2 01:00:04


 
  2、官冷民熱 政冷經熱

  民進黨上台,兩岸官方往來中止,兩岸政治面交流停滯,協商中斷、協議執行面臨困難,國台辦與“陸委會”常態化溝通機制中止。台灣“斷交”狂潮不可避免,國際參與越來越難。但兩岸民間往來所受影響較小,民間交流、經濟合作、文化社會互動仍然維持,甚至可能逆勢向上。

  3、綠冷藍熱、南冷北熱 本島冷、離島熱

  民進黨上台執政,較可能執行從嚴管控、冷卻降溫的兩岸政策,綠營對於兩岸交流有所畏懼、並不熱心。與此相反,藍營將更為熱衷於兩岸交流,造成台灣兩岸交流綠冷藍熱的現象。同時,台灣南北、本島外島對於兩岸交流出現南冷、中北部熱、本島冷、外島熱的景象。2015年5月23-24日金門舉辦“張夏會”,簽署金門自廈門引水協議,一舉突破了困擾金門發展的“國安”難題,為未來解決福建向金門供電、建設金廈大橋提供了可能性,金廈一體化進程加快。當年“小三通”自金門實施,未來包括金門、馬祖的離島地區有可能掀起一輪兩岸熱,發揮穩定兩岸關係的功能,與台灣本島的冷漠形成明顯的對照。 

  4、兩頭冷、中間熱 普通民眾冷、工商文藝界熱

  台灣不同年齡階段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有所不同,可能出現年輕、年邁者冷,青壯、中壯世代熱的現象。20-29歲、60歲以上人群對於兩岸關係不熱心,甚至冷漠以對,但30-39歲、40-49歲、50-59歲的青壯、中壯世代人群熱心於兩岸交流,成為兩岸關係中最為活躍的主體人群。 同時,普通民眾對於兩岸交流積極性不高,但工商界、文化藝術界對於兩岸關係的積極性高,非常投入。大陸經濟、文化、社會對於台灣的磁吸效應放大,“一帶一路”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吸引台灣兩岸群體, 島內有可能掀起新一輪的“大陸熱”、“西進潮”。

  5、兩岸冷 涉外熱

  出於遏止中國崛起的需要,美、日頻打“台灣牌”,美國台海政策出現“再概念化”的跡象。民進黨食髓知味,試圖降低對大陸的依賴,加強與美、日、東南亞、印度、歐盟等國際社會的連結與依賴,試圖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甚至扮演制衡大陸的“馬前卒”、“急先鋒”。因此,民進黨必然降低兩岸政策位階,抬高對外關係地位,優先甚至不惜重金推動涉外活動,謀求國際突破,以涉外熱掩蓋兩岸冷。

  “冷和平”:兩岸之痛

  必須認識到,儘管過去八年來兩岸關係中也不乏一些“冷和平”現象,但這屬於從過去的緊張對峙(冷戰)到未來的心靈契合(暖和平)過程中的階段性現象,時間可能或長或短,但大方向是“由戰轉和”、“由冷轉熱”。2016年以後,由於民進黨一意孤行,這一樂觀的發展趨勢可能會被迫中斷甚至逆轉:只要不接受“九二共識”或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兩岸關係就將長期陷於“冷和平”狀態而難以自拔,往“暖和平”方向發展的動能不足、民意支撐流失,甚至不乏倒退入“冷戰”的可能。這種“冷和平”對兩岸關係、對大陸都是一種傷害,但首當其衝的,還是台灣自身。

  其一,“冷和平”將使台灣“兩岸和平紅利”得而復失,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帶來強烈衝擊。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台灣自然也受到涉及。但在不利的全球經濟基本面之外,台灣相比於其他經濟體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依靠與大陸的經濟連接,盡情享受大陸經濟崛起的機遇,充分享受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紅利,維持台灣自身競爭力。一旦兩岸陷入“冷和平”,“兩岸和平紅利”流失,台灣經濟將直接面臨國際市場殘酷競爭,即使加入美國主導的TPP、與別國簽署更多的FTA都可能於事無補。

  其二,“冷和平”無法滿足台灣民眾的現實需求,民進黨自身也會面臨質疑。和平與交流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聲。對台灣公眾特別是幾百萬台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大陸意味著個人的發展機會。“冷和平”條件下,不僅“消極和平”無法滿足民眾要求,而且很多台灣民眾會錯失在大陸的機遇。他們會質疑:民進黨是不是能讓他們過安全且安心的日子? 雖然民進黨、蔡英文試圖以“新南向政策”提供經濟機遇,但語言、文化、政策方面的客觀障礙將導致大多數台灣民眾無法從“南向”中直接得利。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南向政策”以失敗告終,“新南向政策”也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三,“冷和平”狀態下,官方交流的匱乏難以排除滑向“冷戰”的風險。民進黨為推行其“反中”政策,甘作域外強權遏制大陸的棋子,兩岸政治互信、民間互信將降至冰點。在此背景下,兩岸兩會、兩岸事務常態化溝通機制等官方交流全部中斷,兩岸已簽協議執行困難,兩岸涉外協商、避免內耗的默契蕩然無存,台灣參與APEC峰會、參與WHA、ICAO年會、簽署FTA只能成為追憶。屆時,兩岸揮別和平發展的機遇管理,進入預防衝突的風險管控。兩岸溝通管道不暢,一旦遭遇突發事件難以及時有效的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在危機預防與危機管控能力將面臨重大挑戰。

  兩岸關係面臨各種國際政治、兩岸歷史因素以及兩岸現實的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規模、領域、質量無法脫離歷史、超越現實而快速前行。“冷和平”將是兩岸之殤、同胞之痛,兩岸民眾不能不共同面對、共同承受。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1月號,總第21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