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對台灣青年世代“台獨”傾向的觀察及反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00:40:55


 
  二是國民黨全面退出校園及民進黨大舉進駐、長期經營的影響。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執政的國民黨為兌現“政治遠離校園”的競選承諾,決定從經營多年的學校中全面退出。國民黨退出校園以後,不僅中斷了之前的人才選撥路徑,更冷淡了與高校社團的聯繫。與此同時,民進黨悄然進入校園,通過吸收社團積極分子,定期在高校循環演講等多種方式大肆斂才,在各大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後備軍。此外,民進黨還專門建立青訓營,定期提供親綠積極分子資助,培養學運幹部。蔡英文自2012年“大選”失利辭去黨主席後,除了聯繫社團組織,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大高校,進行輪番演講。此外,蔡的“小英基金會”也大力培訓青年軍,在“反服貿運動”發揮關鍵作用,促成蔡扳倒黨內“另外一個太陽”蘇貞昌,成功回鍋民進黨主席。

  三是國民黨退出媒體經營與“獨”派金主對媒體的逐漸掌控。威權時代,國民黨對媒體有很強的控制力,不僅公營、軍營媒體由國民黨掌控,而且國民黨有自己的黨營媒體,包括“中央廣播電台”、“中央日報”、“中影”公司等,都有是國民黨的宣傳喉舌。 但隨著2000年政黨輪替及政黨不得經營媒體的規定,國民黨的媒體優勢轉變為劣勢。如今,台灣各大媒體普遍掌握在親綠財團手中,許多親藍媒體隨著市場的競爭以及董事會結構的變化,也加入了綠營的元素,藍營色彩在淡化。打開台灣的電視節目,雖然藍綠依舊分明,但實力對比懸殊,在26個政論節目中,可能有24個在批評執政的馬當局,而以批評綠營為主的政論節目則往往因收視不佳而紛紛取消。

  (二)民粹化加深的政治環境

  “兩岸走近”成為“台獨”話語中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李登輝、陳水扁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台灣錯失轉型升級的良機,導致本是淺碟形經濟的台灣不得不面臨產業外移、工資多年停滯的窘境。如今,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快速發展,全球政經結構、社會結構快速變遷,台灣更是也不能免於其外。對於20-39歲的青年世代而言,面臨嚴重低薪資、高失業率、高房價、分配正義、世代正義等問題。在競爭壓力面前,許多青年產生鴕鳥心態,“小確幸”思潮風靡,反過來助長了綠營為“閉關鎖國”狡辯的氣焰,將所有問題歸結為馬英九執政以來的兩岸開放政策。在綠色政黨及媒體的炒作之下,甚至創造出“兩岸政商權貴聯盟”等概念,使許多台灣青年誤將所有問題歸結為“兩岸走近”帶來的市場衝擊,從而在“反服貿運動”中打出“反中護台”的旗號,在“九合一”選舉中流行“為了孩子未來懲罰親中的馬當局”的說法等。

  激進無罪卻“有利有票”的政治環境讓“台獨”青年有恃無恐。台灣雖然是藍綠二元化的政治結構,但“立法院”的制度設計卻為激進民意開了後門,讓少數可以綁架多數。台聯黨原本隨著李登輝的老去而日益邊緣化,但2012年“大選”中,卻以其激進、衝撞的表現獲得“極獨”民意的青睞,得到近9%的政黨票,拿到3席不分區“立委”,取得在“立法院”組建黨團獲得與國民兩大黨平等協商法案的權利。此後,台聯黨愈發衝撞、激進,只要法案稍不如意,動輒霸佔主席台,與民進黨一唱一和,阻擋幾乎所有事關兩岸的法案進入議事日程,讓執政者無法施展抱負。可以說,台聯黨是“衝撞秀”最大的獲益者,也給青年激進分子起到示範作用。比如:從M503、亞投行到“習朱會”、“國共論壇”,台聯黨青年軍翻進陸委會、潑漆“總統”官邸和國民黨中央、機場圍堵朱立倫,不但在行前都發採訪通知告訴媒體,而且行動不像以前政治團體抗爭多半只是在警察人牆外嗆聲丟鞋。台聯黨青年軍動輒衝撞的行動,讓其主任張兆林屢次被捕,但也使其反而越來越“衝”,還因此不斷招進新血。而台灣的法治秩序雖然一再受到民粹政治運動的衝撞,卻因為馬當局的軟弱及“有心者”的庇護並沒有給予衝撞者足夠的警示,反倒讓作秀的激進分子逍遙法外,甚至獲得“英雄般”的追捧,可以輕鬆轉向投入選舉,讓激進行徑成為從政當選的捷徑,反過來加劇台灣政治的非理性趨勢。

  台灣青年世代“台獨”傾向增長的影響

  (一)影響政黨政治發展趨勢

  青年世代的總體泛綠化、“台獨化”傾向,在青年群體中造成“台獨”話語權的擴張,讓是否支持“台獨”成為衡量青年言論與行徑政治正確的唯一標準,對不同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寬嚴尺度也因其政治光譜而不同,對台灣各政黨及政治人物起著不同的牽制作用。

  一是拉抬激進“台獨”勢力聲勢。觀察今年台灣政黨政治可以發現,小黨頻繁成立、發聲,似乎都看到了明年“大選”分一杯羹的希望。除了打著“第三勢力”旗幟的社運力量外,“台獨”勢力尤其是“極獨”勢力組黨的熱情也是極為高漲。除因國民黨士氣低迷留下的逐鹿空間,壓抑了8年的“極獨”勢力似乎在新世代身上找到了再次折騰的底氣,比如:“台灣獨立行動黨 ”意圖借殼上市,希望通過黃國昌實現時代力量的“極獨化”;台聯黨青年軍更是動作頻頻,一會兒機場攻擊張榮恭,一會兒攪局連戰金婚晚宴,不斷進行符號化的衝撞行為,以突顯自己的存在感,捍衛激進“台獨”基本盤。

  二是牽制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民進黨為騙取選票,曾划出“台獨”的大餅吸引支持者。但陳水扁執政8年的教訓已經說明“‘台獨’之路走不通就是走不通”。如今,民進黨看到重新執政的希望,黨內開明勢力不願意重新走上陳水扁時代被國際社會邊緣化的老路,試圖對兩岸政策做一些更加務實的調整。但是,曾經受“台獨”教育浸淫長大的年輕世代已然長大成人,成為蔡英文口中“天然的‘台獨’世代”,在網絡中更是充斥著極端的“台獨”抱負,對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起著極大的牽絆作用。比如:在審查“行政院版兩岸監督條例”時,民進黨有意放水,以方便將來執政後處理兩岸協議。但台聯黨的3位“立委”卻採用霸佔主席台等各種招數慢慢杯葛拖延,於是PTT及臉書上開始流傳“民進黨棄守,只剩台聯黨力擋‘行政院版兩岸監督條例’”的說法,不少“台獨”網友稱贊台聯黨“2016不分區一定投你們”,也痛罵民進黨“立委” 。

  三是加速國民黨的本土化。首先,國民黨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在藍營的造勢場合,能夠見到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跟綠營青年聚集的狀況完全不同。更為嚴重的是,原本是藍營鐵票的部分也在悄然綠化。許多外省人第三代,軍公教及眷村後代甚至台商二代都有親綠傾向,其藍綠比例也在3:7或2:8上下。這意味著,藍營正在失去一代人的支持,未來的發展將受到極大限制。其次,刺激國民黨轉型。國民黨的傳統動員方式受到新世代參政熱情提高的衝擊,不得不更加重視網絡新媒體經營,加強議題應對能力。另一方面,國民黨內門閥政治再難長久維系,如何培養及拔擢青年才俊,重建制度化管道迫在眉睫。最後,影響國民黨內本土派與外省籍精英的博弈。台灣青年世代對本土政治精英的偏好會提升國民黨內本土勢力的聲量,也會刺激不得志的本土力量出走國民黨,從而改變國民黨內當前的權力結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