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郭偉峰:對“習馬會”存留的幾個疑問的研判
http://www.CRNTT.com   2015-11-09 12:22:41


 
  兩岸和平 有利美國

  三、為什麼不讓美國參與?“習馬會”難道不是為了與美國對著幹嗎?

  兩岸內部事務,當然由兩岸自己來處理,這是基本底線。從兩岸高層內部流出的資訊來看,今次“習馬會”的操作僅限國台辦與陸委會,沒有讓更加多的機構參與。美國方面在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十分愕然的。中評社駐華盛頓特派員在第一時間與美國各大智庫聯繫,所得到的回音都是大吃了一驚。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在回答中評社記者問詢時說:“像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我也對‘馬習會’的消息感到驚訝。要想評估其重大意義,我急切地想了解這個會晤特別方面的更多詳情。”

  大家知道,美國方面對於兩岸關係的期待,絕對不是希望加速融合,而是希望長期保持和而不合的格局,因為這樣的兩岸關係對美國的戰略利益最為有利,既不會把美國牽制進去,又能跳出來駕馭之,讓台灣為美國戰略利益服務,也讓大陸受制於兩岸關係。所以,長期以來歡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美國公開說的一套,防止兩岸關係過快過度發展,又是美國暗中做的一套。美國對台政策以及對兩岸關係的政策,首先是要服務於美國的戰略利益,其次服從美中關係的運作,最後才是滿足台灣自身需求。所以,兩岸關係的最高層運作,如果讓美國方面插手其中,就很難獲得成功。

  但縱然如此,兩岸關係的緩和、和平對美國是有利的,是必須維護的。“習馬會”強調的是會面,是一個兩岸領導人溝通機制的開端,不涉及和平協議之類的實質性內容,對兩岸關係的緩和是加分的,對美國的戰略利益沒有什麼即時性的衝突,所以兩岸雙方放開手去做了。如果把“習馬會”定位為與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對峙,那絕對是錯判。對於兩岸來說,習近平沒有必要與需要,馬英九沒有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可能。所以,什麼拉馬英九一起對付美國在南海的作為、破解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之類的論調,基本上是想多了、想偏了。

  步伐不可超出台灣民眾理解度

  四、為什麼強調是“會面”而不是“會晤”、“會談”?為什麼不簽任何協議?

  很有意思的是,“習馬會”被兩岸定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雙方都迴避“會談”、“會晤”的字眼。明明是在會晤與會談,為什麼就是不能說出來呢?這應該是為台灣的政黨政治考量,為馬英九國民黨的處境做考量。畢竟維持現狀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兩岸關係的步伐要走得穩,不可以走得急,不可以超出台灣民眾的理解度。所以,看中“習馬會”的政治與戰略意義,而毋須過度強調具體結果,是有相當的政治智慧與思想高度的,這必然會受到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歡迎。從這幾天的民意調查來看,是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