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盲琴師多年拉琴成中傳“地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2 11:13:42


黃昏時分,“師兄”帶著兩位老人回住處
 
  孟欣說,自己2010年入學,每次經過學校門前的天橋,無論寒暑都會看到眼盲的老人在拉二胡。很多路過傳媒大學地鐵站的人也對天橋上拉琴的老人有印象,只不過路人不太會去分辨老人的長相,其實在這裡拉琴的是兩個人,而且是一對師徒。

  師徒二人每天分別在地鐵站天橋的南北兩側賣藝,師父姓韓,今年已是73歲,徒弟姓李,今年59歲。來自河南商丘的他們自幼因病雙目失明,由於鄉音較重又不認識字,無法確定他們具體的名字。

  老李說,他在別人的引薦下成了韓老漢的弟子,上世紀70年代,老李曾經參加過一個戲班,隨著戲班輾轉於鄉村幫忙操辦紅白事。後來聽戲的人少了,老李雖能維持生計,但“沒人聽我說話,沒人聽我拉琴”的感覺仍然令他困擾。得知師父在北京討生活,老李在2006年也來到北京,和師父一起在傳媒大學附近扎下了根。

  韓老漢和他的徒弟無疑是傳媒大學南門天橋上“地標式”的人物,兩人在這裡拉琴超過10年的時間,已經成了幾代學生對母校回憶的一部分。

  “沒有人知道天橋上的兩位老大爺究竟是哪一天出現的,聽老師說,很多畢業多年的師哥師姐回到學校時會互相調侃一句:你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你,可是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在2011年底的一場名為《關於廣院的N+1個記憶》個人影展上,老李的在天橋上賣藝的照片和這段文字也被收入其中,甚至被印上了《廣院記憶》的明信片。

  師兄

  每天早上7點左右來到天橋,師徒二人每天“工作”的時間超過12小時,至於能有多少收入,兩人均表示眼瞎看不見,自己也不清楚每天能討得多少錢。

  北京青年報記者觀察發現,兩個小時左右,老李一個人就收到了十幾元錢,算下來每天可以掙到百八十元。不過,這筆錢並不由二人掌握,而是交給了“師兄”。

  今年60多歲的“師兄”也患有眼疾,但還是能夠看清東西。韓老漢說,老李口中的“師兄”也是他的弟子,曾經跟他學拉琴。十幾年前“師兄”勸韓老漢去北京,說能帶他到北京“吃吃喝喝,逛北京”。幾年後,這位“師兄”又用同樣的言辭將老李帶到了北京。

  師徒二人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位“師兄”早上把兩人從住處帶到乞討的天橋,然後就“玩去了”,直到晚高峰過了才把兩人帶回家。在此期間,“師兄”只是時不時地出現,將兩個老人罐子裡的錢收走。

  從傳媒大學到高碑店不足十平方米的住處大約有一站地,沿途的一位商戶說,“師兄”會用一根竹竿或者一根繩子牽著兩個老人,而且走路的速度相當快,“就像牽著狗一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