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貴州石阡:黨建扶貧動真格 務實幹部得民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9 11:47:07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青磚白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河邊楊柳依依。這是記者近日走進貴州石阡縣大沙壩鄉金星村見到的景象。地處武陵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金星村,正由過去的貧困村“蝶變”為山裡的“金鳳凰”。

  但聊起從前,村支書汪元華卻連連搖頭:“進村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組難進來,政策難以傳達下去,一涉及低保等利益一些村民就扯皮。”

  2014年,從部隊轉業到縣政協工作的楊華根來到金星村擔任“第一書記”。“我不同意,憑什麼他家吃低保,我家不能吃?”楊華根第一次參加群眾會,目睹大家爭吃低保,當晚睡在農家板床上難以入眠。

  次日一早,他就開上自己的皮卡車,帶上駐村日志一家一戶走訪。他說,開始一些村民不待見,認為又是來“完成任務”的,但他總是低頭記筆記或者憨厚一笑。經過認真摸底調查、公示,最終被納入“低保”範圍的農戶得到村民們認可。

  因為有車,楊華根熱心幫群眾運物資、做農活。“哪會讓人出油錢!”他指著車上的里程表顯示:駐村一年,跑了35000多公里。經他四處奔跑和政府部門的支持,4.5公里通組主幹道建設、165戶房屋修建和立面改造、“一事一議”路燈安裝和觀光休閑亭建設,一件件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事被一一落實。

  村委會主任王剛龍說,楊書記常說一句話:一個村級班子的戰鬥力很重要。為了盤活閑散、撂荒土地和剩餘勞動力,村幹部一合計,又趁熱打鐵,通過土地流轉、引進外商,建成900畝黃桃基地,動員群眾到園區務工,還從中爭取到40畝作為村集體經濟的來源。

  走進村裡的產業帶,只見黃桃已經掛果,玫瑰、月季等鑲嵌其間,農旅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成型。201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比兩年前翻了一倍多,金星村順利減貧摘帽。不久前,楊華根還被評為“省級優秀第一書記”。

  石阡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敖華介紹,為了改變過去部分黨建幫扶存在“提米送油”“給點錢物”等走過場、玩虛招現象,今年初,縣裡瞄准年內5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的硬任務,精准發力,開展選配好村支兩委和“第一書記”及駐村幹部、培植好主導產業、實施好基礎設施項目、培育好集體經濟等“十好”行動。

  “用清單式的標準幫助黨建扶貧部門聚焦幫扶靶心,有效改變幫扶流於形式、措施空對空和資金‘撒胡椒面’現象。”敖華說。截至目前,石阡縣各級黨建扶貧部門和黨員幹部共籌措資金1000餘萬元、項目500餘個,開展技術培訓1萬餘人次;硬化通戶路、產業路150公里,解決了3萬餘貧困群眾飲水問題。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