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哈薩克斯坦的禮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11:34:47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注重禮節

  哈薩克斯坦人講禮貌、重禮節,認為尊老、撫幼、忠友是做人的原則。男人見面的禮節是:右手撫胸、上身前傾、立正,然後握手;女士則雙手扣胸、低頭,然後握手。此外,親朋好友相見有時會擁抱、行吻禮。

  游牧民族傳統問候禮節,常常是先問“牲畜平安?”然後才問“全家安好?”另外,與客人相見和談話時,不可把帽子摘下,認為在外人面前不戴帽子是失禮行為。

  哈薩克斯坦人的姓氏,常常是在本民族姓氏後加上俄羅斯人姓氏的後綴,如“蘇爾坦”,便成為“蘇爾坦諾夫”。不過,現在人們更樂意保持本民族形式的姓氏。

  在當地做客時,男女要分開坐;不得左手接觸別人,不得用手指或棍棒指指點點、清點人數,這被認為是將人視作牲畜,是失禮行為;不得用腳踢羊或其他動物,也不得用腳踩踏食鹽等。日常生活中,人們講究“右高左低”,出門、進門習慣先邁右腿,服務、行禮使用右手,就連穿衣也是先伸右胳膊、右腿。

  服裝服飾

  對外交往中,男士大多穿西裝,女士則著裙裝。男子的民族服裝是:夏穿白色寬大襯衫、寬襠褲,外罩一件齊膝的無袖長衣,頭戴綉花小帽或淺色尖頂軟氈帽。冬季穿皮大衣,頭戴皮帽,腳穿氈襪和高統皮靴。

  哈薩克斯坦人以勇武著稱,男孩子的衣扣有時會用鷹爪來做。當地婦女擅長刺綉,衣服、帽子、馬鞍墊等都綉有優美花紋、圖案。女子喜穿白色、紅色衣裙,頭戴用毛皮鑲邊的尖頂皮帽,帽上插有貓頭鷹等飛禽羽毛,腳蹬軟皮靴。婦女平時上衣短小,一般配穿綉花絲絨坎肩、褲腳帶褶的燈籠褲。她們喜歡戴的飾品有手鐲、項鏈和耳環等。

  羊肉待客

  哈薩克斯坦人以肉食為主,米面為輔,吃蔬菜較少。主食有手抓飯、囊、面包、面條等。肉食尤以羊肉為多,此外還有牛肉、馬肉、駝肉及各種乳製品,如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等。

  在宴席上吃羊肉規矩較多:如羊被宰殺之前,要展示給客人;招待最尊貴的客人,進食羊肉時應先吃羊肝夾羊尾油,羊頭要劈為兩半。吃過羊頭後,再按順序吃不帶骨、帶骨的羊肉,最後喝羊肉湯。此外,客人需從本人的食盤裡取些羊肉,請女主人品嘗,以表示對主人盛情款待的感謝。有時,客人還會切下一只羊耳,送給在場的男孩子,意在叮囑其孝敬父母。宴飲完畢,主人會客氣地說:“菜不多,吃得不好,請原諒”等客套話。客人則舉起雙手,按住臉上雙頰,自上而下抹擦,直到胸前,並說“願真主保佑,飲食豐盛”。

  平時用餐,他們常常是盤腿圍坐在地毯邊緣上,中間鋪大塊方巾,將餐具和食品放在上面,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只在對外社交正式宴請中,才以刀叉取食。在哈語裡,手抓羊肉是“別什巴爾馬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來抓著食用。此外,還有一種流行的美食,叫作“金特”,即將幼畜肉用奶油混合之後,裝入馬腸內煮成。

  傳統飲品是牛奶、羊奶、馬奶、酸奶和奶茶,一般不飲酒。穆斯林居民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整條的魚等,此外,禁食自死的動物,動物血以及未經念誦安拉之名宰殺的各種動物,也在禁食之列。

  習俗禁忌

  新年是納吾魯孜節(公歷3月22日前後),過節吃納吾魯孜飯,唱納吾魯孜歌,向老年人獻禮、拜年。肉孜節,即開齋節,也是哈薩克斯坦的重要節日。過節時會互拜、問候,青少年要向長者拜節行禮。期間,還舉辦各種競賽、遊戲活動,如摔跤、賽馬、拔河、叼羊等。

  哈薩克斯坦人喜歡貓頭鷹,認為它是一種益鳥,還象徵堅強、勇敢、一往無前的精神。它的羽毛或圖案,被視為珍貴之物,用來裝飾居所和衣帽。

  同哈薩克斯坦人交談時,忌諱當面誇獎他們的孩子、稱讚他們的牲畜,這被認為會給孩子和牲畜帶來厄運。在社交場合避談國內民族矛盾以及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的特殊關係等。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