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歷史的拐點》談紀錄片如何介入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6 15:23:10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近年來,有些歷史紀錄片迫於收視壓力,熱衷於掘墳盜墓,故弄玄虛,缺乏歷史資料支撐,將歷史紀錄片拍成了三流電視劇,同時也不乏在歷史言說與大眾接受之間找到微妙平衡的優秀之作,為歷史紀錄片拓展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新空間

  中華五千年產生了諸多豐富與曲折的故事,從個體命運到民族興亡,從人生悲歡到王朝更替,充滿了戲劇性和傳奇。最近播出的5部、26集紀錄片《歷史的拐點》,與關注一朝一代、一人一事的選材方式不同,它從中國歷史提取5個節點,並以戲劇化方式再現出來,呈現出一種新穎的創作理念與美學形態,從而引發一些思考:紀錄片如何介入歷史?

  紀錄片介入歷史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其一,複原歷史,盡力按照歷史的本來面目還原歷史,不隨性發揮,也不任意評判;其二,表達歷史,以歷史人物和故事為載體,詮釋人性,表達情感,演繹傳奇;其三,反思歷史,以今日視點重新觀照歷史、評判歷史,以歷史啟迪當代。

  《歷史的拐點》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詮釋中國歷史的5個拐點:商鞅變法、漢匈之戰、澶淵之盟、下西洋和甲午戰爭,正是一部反思歷史紀錄片。影片深入歷史的節點即孕育性的時刻,企圖揭示中國歷史變化的內在動因。如導演所說,拍攝此片的目的在於“為了更有力地把握我們民族的方向、世界的未來,希望啟發觀眾從歷史的玄機中找到生存的智慧。”這部紀錄片不僅希望成為一部精品,更期望啟迪人生、啟示當代。人們或許對這5個節點的選擇有不同理解,但無法否認此片的思辨特性。編導在闡述中說:“敘事上以獨特的視角切入,同時加入引人深思的議論。回避流水賬似的歷史記錄,而是在夾敘夾議中,升華具有思辨性的觀點。”

  作為大眾傳媒產品的紀錄片不能無視觀眾期待戲劇故事與影像奇觀的願望。情景再現因此成為紀錄片尤其是歷史紀錄片的重要表現方法。《歷史的拐點》正是一部全本情景再現的紀錄片,主要場景都由演員出演,時間愈早便愈以表演為主。《甲午戰爭》尚有確切的歷史遺跡、檔案和照片,前4集幾乎就是再現加採訪。儘管歷史紀錄片可以像電視劇一樣講故事,但最重要的是真實,即便放大戲劇性瞬間,所採用的材料也必須有文獻依據,不可隨意虛構。這是紀錄片與電視劇的根本區別,也是紀錄片不可替代的價值之所在,它不能為娛樂觀眾而歪曲歷史。《歷史的拐點》建立於歷史文獻基礎上,史書記載、專家講解、遺址以及流傳至今的民俗為其歷史性進行背書。其中,紀實段落為紀錄片增添了生活質感。《商鞅變法》講到山西高平一帶民間小吃“煮白起”,當年這些大屠殺幸存者的後裔將豆腐視作白起肉放在水中滾煮,將蒜泥生姜搗爛視作白起腦漿,以此詛咒秦國將軍白起的屠殺暴行。《下西洋》裡泉州人稱為蚵殼厝的房子,正是鄭和下西洋的產物——這些海蠣殼是船隊當年從非洲回國時撿來壓空艙的。這些紀實場景不僅激活了歷史,也連接了歷史與現實。

  此外,即便是紀實段落的情景再現,歷史紀錄片所遵循的美學原則也不同於電視劇。從受眾心理看,電視劇追求沉浸式傳播,讓觀眾進入歷史情景,把演員當作歷史人物;歷史紀錄片追求間離效果,通過採訪、文獻和紀實段落把觀眾從歷史情景裡抽離出來,情景再現只是一種表達歷史的手段。從敘事方式看,電視劇追求跌宕起伏的戲劇結構、複雜豐滿的人物個性與完整連續的故事情節;歷史紀錄片情景再現重在烘托氣氛,片段式、非連續性地再現歷史故事的主要輪廓和細節,而不是完整、連續地再現。從視聽表達看,電視劇敘事採用多景別,通過對話、音樂、音響等視聽元素,塑造一個封閉的虛幻時空;歷史紀錄片情景再現則突出鏡頭的使用,以畫外音替代人物對話,並以音樂、音響烘托氣氛,營造的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因此,全本情景再現的紀錄片是思想與美學的融合,給觀眾以人文震撼或真相揭示,而不僅僅是娛樂觀眾。

  專家訪談是歷史紀錄片裡不可或缺的元素。這既是對真實性的護佑,又是思想的表達。《歷史的拐點》採訪了鮑昆山、李山、薩蘇、毛佩琦等知名專家,他們對基本史料的研究與闡發令人信服,給人啟發。如談到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時,受訪嘉賓李鴻穀說:“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讓它走向現代國家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這個時候,我們理解的同情變得尤為重要,當你與歷史和解的時候,理性就比對抗更進一步。”李鴻穀的這段話,告訴我們深入歷史情境,理解歷史並汲取啟示,遠比指責重要且富有價值。

  史料典籍也是歷史紀錄片賴以生存的土壤。電視劇可以大量吸收民間傳說、野史和傳奇的營養,而紀錄片只能從嚴肅的歷史典籍裡尋找故事,絕不能肆意發揮,為了戲劇性損害歷史真實。《歷史的拐點》所講述的故事儘管也是高潮迭起、峰回路轉,卻都出自《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正史記載。當然,真實歷史並不缺乏戲劇性。

  近年來,有些歷史紀錄片迫於收視壓力,熱衷於掘墳盜墓,故弄玄虛,情景再現泛濫,缺乏歷史資料支撐,又無服裝道具考證,將嚴肅的歷史紀錄片拍成了三流電視劇。情景再現並非《紅樓夢》裡王道士的一貼靈,倘若逾越界限、運用不當,必將損害紀錄片美學原則。

  漫長的歷史賦予我們豐厚的人文資源,是支撐我們前行的文明傳統。新世紀以來,歷史紀錄片不斷挑戰新邊界,從現代、近代向古代延伸,從《故宮》《圓明園》等局部再現歷史,到《歷史的拐點》全本再現歷史,情景再現為紀錄片建構了介入歷史的新方式,在歷史言說與大眾接受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為歷史紀錄片拓展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新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