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那年,我們為什麼質疑陳光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2 09:12:58


 
  非但如此,在兩家媒體為其發布了成績單之後,十多家地方媒體均在2011年1月12日同時刊發了內容相同的“成績單”,陳光標,哦對了,其實他當時已經改名“陳低碳”,陳低碳先生在一輛自行車上大秀優美身姿的照片被清晰地印在各個報紙的版面上。

  節目播完,當晚仍在編輯部加班的領導和同事憤慨不已,大家決定,連夜撰寫回應文字,不能讓這樣一個彌天大謊就在央視的精心庇護下被再次掩蓋起來。

  回應的文字必須字斟句酌,從初稿到最終版本經過了幾輪的修改,以至於最晚的領導和同事忙到了凌晨3點多。

  當時我已經在經營報工作3年多,和同事們在報社旁邊的馬伊塔克酒店吃過無數次的飯,但卻從來不知道它的客房怎麼樣。拜陳光標所賜,由於4月25日要連夜加班撰寫回應文章,領導決定為我們幾個離家比較遠的同事在馬伊塔克開幾個房間,以便忙完之後休息。而且這一住就是兩天,這也算是在北京感受了一把出差熬夜的感覺。

  為了對比方便,我們將我報質疑的捐款條目和陳光標的回應逐一比對,製作了一個表格,以揭示陳光標的各個漏洞。並說明本報將繼續深入調查。我十分同意當時回應文章裡的一句話:“誠信有瑕疵,善的根基就不穩。”雖然通過後來的調查證明,陳光標的慈善所涉及的遠不僅僅是“不誠信”那麼簡單。

  不出所料,第二天的各大媒體、網站,均紛紛關注了我報的回應,我們作為媒體又一次成為了新聞本身。

  四

  但隨即另一個始料不及的情況發生了。

  4月26日,我在馬伊塔克酒店房間舒適的床上一直睡到將近9點,洗漱完畢到樓下餐廳吃完早飯,然後回到編輯部。

  此時的編輯部已經相當熱鬧,電話響個不停,前台、編務、編輯、主編,同事們在輪流接聽。原來從早晨上班開始,報社的公開電話就被打爆了,而內容幾乎清一色的是責難和謾罵,剛開始大家不明所以,還耐心地進行解釋,然後就發現,對方根本就是來故意謾罵的,只能放棄相關解釋,義正詞嚴地正告對方或者直接掛掉。

  我所接過的一個電話裡,那個家夥上來就說:“你們報紙什麼*玩意,憑什麼質疑陳光標,**”帶有生殖器的臟字接連不斷,我只能回敬他一句:“請先把嘴洗乾淨”,然後粗暴地掛掉電話。

  到後來,我們終於明白這些電話為什麼會如此集中地到來。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水軍”,他們不光在網絡空間裡製造大量的謾罵垃圾和言論煙霧,還把這種習性延伸應用到了現實中。

  我們的前台接待曾經接到一個家夥的謾罵電話,上來就是劈頭蓋臉罵一通,我們的小姑娘很耐心聽他罵完,然後對方終於忍不住說:“你還真有耐心,其實我們也是受人之托,收了錢幫人辦事而已。”這個段子一度在編輯部流傳,也讓我們更加自信的面對所有謾罵電話。

  一個頂著全國道德模範名號的人不惜動用如此卑鄙下作的手段來對待質疑他的媒體。這正說明,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果不其然,幾天之後,謾罵的電話就如潮水一樣退去了。雇傭軍終歸是沒有長性的!

  對於正式出刊的紙質周報,我們隨即策劃了一個大體量的專題,一來證實陳光標不承認“2010年成績單”系他親自提供給媒體,二來希望將話題的討論引向深入,引向我國現行慈善制度體制的不完善和現代慈善制度的要求上來。8個版的專題動用了報社十幾位記者通力合作,這在中國經營報的歷史上並不多見,至少在我所在的幾年裡沒有出現過。

  就這樣,原本是留作資料的一些前期採訪資料成為了我們第二期專題報道的一部分,我們將其進行了再次的調查核實,發布成績單的十幾家媒體一家沒漏,除了拒絕回應的,絕大部分都承認成績單是陳光標主動提供給他們發布的,且都是走的廣告經營部門,也就是說,陳光標不惜花費巨額成本把這個成績單宣傳的天下皆知。

  另外,比證明成績單的真假更重要的是,我們決定繼續調查陳光標的捐款來源和“慈善事業”的具體運作方式。

  第四話、南方系出劍新線人現身

  我在這個連載的開頭就說過,2011年質疑陳光標的前前後後,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陳光標,看到了中國慈善界的污穢積垢,看到了官媒操守的不堪,也看到了民眾情緒的分裂和人性的百態。寫這個系列文章的一大目的也是為了還原事實的本來面目,連毛澤東都已經從神壇上摔下來了,在改革開放30年之後,我們沒有理由再去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麼“聖人”,那些整天把自己打扮成聖人模樣的,不是投機分子就是別有用心。

  另外,正是由於中國慈善事業剛剛起步,公立慈善業有著太多的官方色彩,慈善業的立法和相關監督管理機制都沒有建立起來,導致民眾信任度很低,給了陳光標通過高調慈善來博得名利的機會。當一個慈善家做慈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並保住自己的名望光環,而不再把扶危濟困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他將把慈善帶向何方?

  古人說,“為善而必欲人知,必非真善”。純粹的慈善,是發自內心的呼喚,與聲名無關,與利益無關,與報答無關。但在中國的文化語境內,這種理想化的慈善模式尚未深入人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