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台灣的外部環境與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6 00:13:44


 
  對於民進黨的國際觀和兩岸觀,在座的民進黨人士比我更有資格來談。但我始終相信,“客觀形勢的變化,非個人主觀意志所能轉移”;順勢而行則成,逆勢而行則敗。受到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限制,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不可能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大陸政策應成為對外政策的資產而非負債。

  多年以來,我始終站在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高度,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來看兩岸關係的問題。台灣與大陸雖走不同的發展道路,但必須“異中求同”。而“同”就是要追求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面對兩岸的分歧,則必須發揚“和合”的思想來存同化異。“和”指和諧、和平及祥和;“合”則指結合、融合及合作。有了這個共同的認識,就會產生包容力,就會以“同情的理解”來看待對方走的不同發展道路,也就是所謂的“同理心”。

  “同理心”強調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兩岸長期分治,因觀念和制度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不足為奇。國共互信程度較高,因為雙方的成長過程都有一個大時代的歷史背景,而且都經歷一個“化幹戈為玉帛”的過程;民共之間即缺乏這樣的共同歷史經驗,因此短期內不可能產生類似的互信基礎。

  互信是經由互動逐步累積而成。馬政府執政八年的兩岸關係,對此已經提供了具體的答案。因此,民共執政當局之間的溝通同樣有其必要的,也必要經過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基於客觀形勢的變化和內部主觀環境的需求,我們認為蔡政府維持兩岸和平發展關係的意向不容置疑;為了向對岸展現善意,我們發現蔡政府在政策宣示的部分,也做了若幹的調整。所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認為即使只是調整了一小步,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

  回顧兩岸的政治發展過程,無論是台灣的政黨輪替和大陸的領導權力轉移,任何新政府上台後的政策,都會出現持續和變遷的特色。我們習慣於政策的持續性,也應實事求是地面對其變遷的部分,這才是執政者應該具有的務實態度。除此之外,台灣的政黨政治顯示,黨對政並無絕對的領導權力,為了取得全民的多數支持,政黨在取得執政地位後,常常出現黨政不同調的情況。對岸目前是以“區別待遇”來處理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交流,黨政分際是否可以成為“區別待遇”的一個標準,這應該檢視一下蔡政府政策和民進黨黨綱之間的連動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