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出席華僑節大會 感謝僑胞不忘秀政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11:48:28


馬英九。(中評社 戴祺修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戴祺修)馬英九20日出席第慶祝64屆華僑節活動,對於華僑貢獻感激地表示,華僑在“中華民國”歷史上有革命建國、抗戰救國與投資興國三大貢獻,自己在過去八年執政期間也推動馬來西亞承認台灣學歷使來台讀書的僑生大增,過去推動的三加四計劃也具有成效,讓在台僑胞年輕化。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今天上午9時在台北國軍英雄館舉行“慶祝第64屆華僑大會”,陳建仁、“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馬英九及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受邀出席,藍綠政要在台上分坐兩邊不交談,壁壘分明。 

  對於華僑過去的貢獻,馬英九表示,華僑是革命之母,回顧歷史僑胞對“中華民國”的貢獻可以分為三階段,分別是興中會的革命建國時期,興中會首創的30位會員都是僑民,其次則是抗戰救國時期,對日抗戰前幾年經費有高達90%都來自於僑界社團,最後則是政府播遷來台後的投資興國時期,僑胞在“中華民國”不同階段都有不同貢獻。 

  對於過去八年馬英九執政期間對華僑的政績,馬英九說,自己在過去八年間推動許多海外華僑的技職教育推廣,並讓馬來西亞逐年承認台灣學歷,從最早只承認醫科到現在全面承認台灣學歷,讓馬來西亞來台讀書的學生數量大增。馬英九並詢問現場是否有馬來西亞僑生,現場舉手熱烈,引起一片掌聲。 

  馬英九說,馬來西亞國小是義務教育,國中則是由許多華僑興辦學校,去年僑生社團曾詢問過自己三加四計劃,就是自己任內推動讓僑生國中畢業後來台灣念三年高中加四年技術大學,並讓廠商認養使就學就業一體推動,這些例子讓自己感受到僑胞對台灣的關注也能讓台灣的僑胞越來越年輕。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成立於1952年10月21日,由當時的“僑委會委員長”兼中國國民黨中央第三組主任的鄭彥棻在北投“華僑會館”成立舉行“第一次全球僑務會議”,當時蔣介石親自出席會議,指示明訂10月21日為華僑節,希望藉此感謝華僑對“中華民國”持續生存發展的支持與鼓勵,凝聚共識共商大計。

  僑聯會早年為半官半民組織,經費成立之初都由國民黨補助,黨政分離後,才由“僑委會”繼續接辦補助。2000年政黨輪替後,僑聯總會未再接受政府或任何政黨的補助,成為民間組織。僑聯社的任務包括聯繫華僑、維護華僑權益、服務僑生,同時獎助海外中華文化發揚;目前在全球五大洲24個國家、42個地區有海外辦事處主任,從事敦睦僑社情誼,共謀僑社福祉與發展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