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會撕裂 台灣人才資本流向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0 14:29:18


 
  目前在香港就讀的台灣學生,據台灣駐香港代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嚴重光統計,已經超過了700人。這一數字,雖然還無法與留學台灣的香港學生數量相比,但是增長幅度上升很快。過去,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吸引華人認同,積極爭取華僑學生赴台灣就讀。有所謂“僑生”制度。幾經政黨輪替,這一制度已有改變。但是,香港人追慕台灣優質教育,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去台灣就讀。目前,據悉在台就讀的香港學生,還有超過8000人之多。

  香港只有八所主流高校,台灣則有百多所高校。10月份,在香港啟德郵輪碼頭舉行的“2016台灣高等教育展”,便吸引了93所台灣高校前來。2016年12月5日,在香港成立的“台港教育交流基金”,該基金成立的目的是鼓勵辦理各項有助於台港教育交流、促進兩地關係良性發展的活動。這都說明,當前台灣、香港兩地,教育上的交流,進入了新的時期。

  香港應該加強台灣研究

  台港兩地的互動,無論是台灣借助香港的平台,還是香港借助台灣的基礎,他們將給未來的華人社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呢?多年來,陳自創一直推動在香港建立一個台灣研究機構。他說,台灣有一些比較好的東西,比如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健保、養老、義工等等,都值得研究。一些經驗可以為香港以及中國大陸提供參考。但是,香港並沒有把這一點重視起來。

  陳自創認為,香港的出路在於成為一個教育的中心、學術交流的中心。無論從美國來的、大陸來的,都會有興趣聽聽江宜樺這類人談談這幾年的從政經驗。而香港剛好可以,並且已經為江宜樺提供了平台。在香港建立研究台灣的機構,也可以推進敏感問題的研究,比如港獨、台獨問題、一國兩制的新時代變化問題,等等。如果沒有火花的碰撞,很多問題無法形成成熟思考。而要有火花碰撞,一個題目,至少要有四十篇的論文來支撐。比如在香港,究竟是人大釋法重要,還是高院判決重要,能不能有機構進行研究?

  美國之所以是美國,有智庫上的優勢。全世界有四千多家智庫,美國將近三千。智庫應該做什麼事情,應該想到十年後。十年後的台港關係、中港關係。誰去做這樣的事情?大學。陳自創期望,聚集兩岸三地人才,在香港大學里建立這類機構,進行這些研究。他說,台灣的智庫很好,但是台灣的智庫不夠國際化,比較狹窄。兩岸關係這麼複雜,牽涉美國、日本,所以需要國際化的交流。而且這類智庫,也可以成為一個溝通的渠道。最近大陸六架軍機繞台飛行,這會不會導致擦槍走火?需要一個平台進行溝通。最好的地方就在香港。因為這個平台如果建在兩岸任何地方,都很敏感,但到香港,相對來說都沒那麼敏感了。

  隨著特朗普的上台,兩岸關係可能更趨複雜化。如何化解兩岸的矛盾,以及如何為兩岸提供彼此學習的機會,是考驗所有關心民族前途的知識分子的難題。香港作為一個平台,過去一直在施展一定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可能還不夠充分。以前,在兩岸對立的時代,香港是雙方秘使最先接觸的地方。未來,為了避免中華民族內戰的再度興起,香港在經濟、文化以及政治上,需要重新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