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折柳”送別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3 11:24:19


 
  隋唐時期,“折柳相送”已成為古代中國文人贈別的普遍現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詳的《送別詩》這樣寫道:“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因為折柳相送盛行,在當年送別最集中的灞橋,附近的柳樹條都被隨手折光了。因為無法折到長柳枝,唐詩人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詩中只好解釋道:“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為此,白居易《楊柳枝詞八首》(其七)呼籲:“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別風俗

  李白詩雲:“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

  所謂“攀花”,就是采折花草。古人喜歡攀花弄草,宋王安石《杖策》詩中就有“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攀花送別之俗起源於何時?準確時代一時也難以說清,至少在唐朝已頗為流行。唐張籍《送從弟删東歸》稱:“春橋欲醉攀花別,野路閑吟觸雨行。”李白《江夏送張丞》亦稱:“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類似的還有耿湋的《薦福寺送元偉》:“送客攀花後,尋僧坐竹時。”

  攀花送行在唐朝為何能流行開來?與其時花卉消費習慣的形成有極大的關係。在唐朝,賣花與買花都很平常。白居易便寫有《買花》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當時的花價也不貴,往往是隨行就市,“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在古代,攀花送別與折柳相贈同時流行,並不矛盾,沒有柳時就送花。唐戴叔倫《送呂少府》詩稱:“共醉流芳獨歸去,故園高士日相親。深山古路無楊柳,折取桐花寄遠人。”從詩中看,當時由於路邊沒有柳樹,戴叔倫便隨手折了桐花送給遠行的友人。

  桐花即梧桐樹花,它的開花周期與柳樹發芽長葉相近,古人很早就作為農歷三月的物候特征記錄了下來。中國最早的農書《夏小正》中已有三月“拂桐芭”的說法,意即三月份桐樹花開了,因為花期在清明前後,古人將之視為“清明之花”,與“楊柳依依”,成為這一時節的共同風景。

  但古人送別並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櫻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隨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詩人元稹曾用櫻桃花送別,其《折枝花贈行》詩寫道:“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還曾折牡丹花送別,其《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詩稱:“鶯澀餘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

  古代學子更喜歡以杏花相送。杏花與楊柳都是春天的美麗符號,宋僧志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與桃李梅一樣,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而杏花最為奇美,初放純紅,落花純白,“白白紅紅一樹春”,“遠勝桃夭與李穠”。因為杏花漂亮,廣受古人喜愛,賣杏花成為古代街頭一景。南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記下了這一幕:“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需要強調的是,折柳和攀花如今都屬不文明行為,本文只是介紹一下古人的送別習俗與文化而已。

  (來源:北京晚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