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特朗普變局的本質與兩岸策略選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9 00:14:13


 
  孔祥熙曾謂,《易經》揭櫫的是“通消長之機、識進退之故”。用現代語言,就是瞭解時空變化的條件優劣而知所行動。從革卦的蘊含觀之,不是甚麼情況之下均可隨時應變,可以分為六種情勢觀之。從第一種情勢而言,時機、地位、能力等各種條件均未齊備,不宜妄動。從第二種情勢而言,是時機、地位、能力均已具備,進行變革無有不吉。從第三種情勢而言,剛明太過,難孚人心,例如王安石的嚴苛變法,是以必須居中守正,不為太過。從第四種情勢而言,應變慎重而獲上下支持信任,則無所不利。從第五種情勢而言,既有其位,復有其德,信念無疑,順天應人,改革將能盡善盡美。這裡顯示的正是所謂的“大人虎變”,亦即顯示了某種制度與價值觀的豐采,例如湯武革命順天應人。從第六種情勢而言,大人虎變既成,臣屬追隨而分享職權,那就是安倍所理解的“君子豹變”。

  對於特朗普的變局究應如何因應?按照《易經》革卦的邏輯,北京可以嘗試以下的思考與作為:

  一、中國大陸的時機、地位、能力各種條件是否已經具備正面對抗的情勢?此種疑慮可能將存在至少10年之久,如果很顯然的尚未成熟,則不宜妄動,甚至包括運用國際政治處理危機的常規行為模式亦不宜輕易套用,因為,那畢竟是最終將導致統治對立的西方自由主義的侵犯性思維傳統。北京可以思考具有中國特色的因應模式,正如約翰.格雷所提出“權宜之計”(Modus Vivendi)的方法,此種方法不可能平息各種不同價值目標之間的衝突,而是調和這些相互衝突的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夠和平地共存;⑩

  二、中國大陸的時機、地位、能力均已具備正面對抗或主導的情勢,進行應變則無有不吉,這包括著軍事力量客觀的最終對比。當然,這也包括著戰爭形態或中美雙方的終戰指導是甚麼?毀滅性戰爭或懲罰性戰爭,均有其可能運用的時機;

  三、中國大陸已經具備前述條件,可以有效地掌控甚至正在進行中、美競逐之時,不可剛明太過,不顧道德情感,卒致失去其他國家的認同;

  四、中國大陸有能力在進行中美競逐之時,必須考量其穩健風格與道德訴求,以獲取其他國家的信任與支持;

  五、特朗普一意孤行,遭致大多數國家背離唾棄,國際情勢逆轉,形成以北京為首的國際強勢聯盟,則可謂順天應人,“大人虎變”之時。當然,這是時機問題,端視大國興衰是否真有週期性轉變?

  六、最後一種情勢與作為,即追隨特朗普、聞風轉向的“君子豹變”。作為一個歷史大國,這自然並非北京的選項。

  台灣如何應變?

  北京當然具有國家統一目標的權利及權力,台灣也至少有超過一半的人民在內心並不同意獨立,雖然也已表現過以棄選來表達內心的徬徨。如果北京承認現在並非統一的最佳時機,就邏輯而言,宜應同樣容許台灣存在某種過渡時期的思考空間。此種觀點,既存在歷史的情感,也未失客觀的現實,宜應為兩岸所共同考量。兩岸若真有此共識,則可以共同觀察思考台灣的“虎變”具有何種意義?

  台灣的應變,建立在美中台三角關係架構之角色地位。而其角色地位之有無,必須基於一個主要前提條件,即美國尚未放棄對台海情勢掌握之國家利益目標。在這個前提之下,台灣除了維持現狀之外,無論主張統或獨,美國均將表態關切。例如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逐漸趨熱,白宮即發表強硬措辭以警告過熱的發展將影響台海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反之,在出現“兩國論”、“一邊一國”論、“三二〇公投”議題之時,美國同樣甚至更嚴重地警告台灣領導人的言行。北京也許無須過度介意美國的態度,因為,作為一個事實上的全球超強,美國的態度與其國家地位密切相關,並未視對台海區域的關切為干涉中國內政之意義,雖然實際上是干預了北京的統一目標。此外,作為一個現狀地位明確的霸權國家,美國僅止於保守的期待現狀之維持,並不欲對北京造成直接的威脅,則亦未嘗不是一種維持現狀和平的“過渡”安排,暫時避免了區域的動盪不安。

  台灣處於美、中兩強之間,並非一直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然而,一旦存在上述那個主要前提,台灣就具有了三角戰略的地位,並能主動採取最有利的選擇。

  前些時日甚囂塵上的“川蔡熱線”話題,把台灣的處境帶到一個新的轉折點,而非休息點,更非勝利點。若為後者,則可以靜觀其變、保持低調,若為前者,就必須主動作為,以免淪為魚肉。台灣的選擇,主要呈現在對北京以及華盛頓的合作或對抗的態度之上,在特朗普的動態變局情勢中,尚有諸多未知的可能變化,台灣究應如何應變?

  台灣的應變,自然亦應從《易經》革卦的六種情勢觀之。首先,台灣處於兩大強權之間,軍事經濟實力相對懸殊過大,如欲採取一廂情願甚至理想主義式的目標選擇,則完全不能符合第一與第二種情勢所稱在時機、地位、能力等各種條件的要求,自然不宜妄動。其次,台灣自經國總統之後,未見能如王安石這樣的政治家,則第三種情勢所稱的應該“居中守正,不為太過”,就顯得毫無條件。第三,從台灣目前民調滿意度來看,亦未如第四種情勢所稱“獲上下支持信任,則無所不利”的條件,自然也不宜有所“妄動”。第四,台灣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民,反對一面倒向美、日外國勢力,因此,第六種情勢的“君子豹變”,亦絕非台灣應有的選擇,甚且將淪為魚肉。

  最後,革卦第五種情勢所稱,既有其位,復有其德,則為“大人虎變”。以現代意義而言,即顯示了政策的某種制度與價值觀的豐采。試想,如果台灣“獨立”、美台同盟,必然立即引發美中衝突。另一方面,如果兩岸“統一”、台美對立,亦必然導致美中對抗。因此,台灣一方面與華盛頓維持現有關係,另一方面與北京重返“九二共識”,則從三角戰略關係來說,是謂台灣居於三方的“樞紐地位”,可以緩衝美中對抗的敏感性;就革卦的意義而言,兩岸和平交往,且間接避免美中衝突而獲致區域穩定與人民福祉,可謂德位兼備而文采盎然,此即“大人虎變”之意義。

  結語

  西方250餘年來的自由主義價值與制度,已然同時面臨狂飆與逆反兩個背道而馳的重大轉折。極端發展絕非正道,變局中宜應審時度勢。兩岸的未來,有賴雙方領導人的睿智洞察,是為兩岸全體人民之福。

  註釋

  ①Andrew Calcutt, "The Truth About Post-Truth Politics", Newsweek, 11/21/16, http://europe.newsweek.com/truth-post-truth-politics-donald-trump-liberals-tony-blair-523198?rm=eu

  ②William Davies, ”The Age of Post-Truth Politics,” The New York Times, AUG. 24, 2016, http://www.nytimes.com/2016/08/24/opinion/campaign-stops/the-age-of-post-truth-politics.html?_r=0

  ③Charles Manski, "Policy Analysis In A Post-Truth World," Vox, DECEMBER 31, 2016, HTTP://VOXEU.ORG/ARTICLE/POLICY-ANALYSIS-POST-TRUTH-WORLD.

  ④https://www.brookings.edu/experts/daniel-l-byman/ "Daniel L. Byman", "Seven Trump foreign policy assumption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January 23, 2017,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chaos/2017/01/23/

  ⑤毛峰,〈安倍展開“高爾夫外交”令特朗普君子豹變〉,《鳳凰衛視》,2016-11-19, http://phtv.ifeng.com/a/20161119/44496819_0.shtml.

  ⑥Charles Manski, ”Policy Analysis In A Post-Truth World.”

  ⑦盧伯華,〈習近平要怎麼搞定特朗普?〉,《中時電子報》,2016年12月22日,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22003638-260408.

  ⑧張峩寧,〈中國的特朗普政策 應該怎麼做〉,《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16》,2016年12月08日,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08002942-260408.

  ⑨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uthor/paul-szoldra, "Chinese military official warns that war with US under Trump is becoming a 'practical reality',” Business Insider, Jan. 27, 2017,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hinese-military-official-war-2017-1.

  ⑩John Gray, Two Faces of Liberalism (New York: New Press, 2000, pp. 105-139; 顧愛彬、李瑞華譯,約翰.格雷著,《自由主義的兩張面孔》,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2002年,頁108-142。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5月號,總第233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