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最懂中國的美國“老幹部”布熱津斯基走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31 16:08:58


 
  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一下飛機,便如約來到布熱津斯基位於弗吉尼亞州麥克萊的寓所出席家宴。“我們在席間交談很深,甚至談到了鄧小平在文革時期的經歷。”他說,鄧小平1979年訪美意義深遠,中美建交深刻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面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事。“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時代,中美已成為世界兩大領導力量,兩國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挑戰,將有力牽動中美俄等大國關係,對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聽布熱津斯基博士侃侃而談,我的思緒回到了12年前。2004年1月7日,在北京的中國大飯店,我和同事曾有幸對布熱津斯基進行專訪。那時他剛剛見過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受採訪時,他一再強調中美不能偏離合作軌道。他說,如果我們智慧地處理美中關係,我們在共同的問題上進行合作,那麼“中國在未來成為美國的威脅”的情況可以得到避免。“實際上,我甚至認為,在未來幾十年內,這種可能性未必完全存在。”

  那次專訪雖然只有20分鐘,但布熱津斯基博士關於美俄關係、美歐關係等見解,其準確性都得到了歷史事實的充分印證。來華盛頓常駐之後,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對他進行面對面專訪。

  《旋風九日》還在放映之中,布熱津斯基博士便匆匆離去。因為與影展主辦者熟悉,我們一起在門口等候。看見他行動遲緩,滿臉疲憊,關於再次專訪的話終於未能出口。幫著老先生穿上風衣,目送他走下台階坐進汽車。腦海中留下他的背影,不想卻定格為永遠的記憶,讓再次專訪的希望化為幻影。

  他的助手科琳·菲什返回會場,我與她談起當年採訪先生的情景,並希望能再次對他進行專訪。科琳答應說,只要先生的日程允許,他會充分考慮的。之後,我將當年的採訪錄中英文版都發給科琳。科琳收到郵件之後回復說,她已將相關郵件及材料轉給布熱津斯基博士,讓我等待回復。

  過了4天,我接到了科琳的電子郵件。她在郵件中說,“布熱津斯基先生感謝您讓他憶起當年的採訪,也感謝您考慮再次對他進行專訪”,只因這一季節的日程之多已經讓他滿負荷,已無更多空間來接受另一次專訪。“布熱津斯基博士希望您能理解,並送上誠摯問候。”

  雖是寥寥數語,但相對於其他大腕人物採訪申請的杳無音信,這已足以讓人寬慰,也足見布熱津斯基先生的為人。但更讓人肅然起敬的,還是他深邃的學術見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