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吟誦聲中有詩詞另一半靈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8 10:42:05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周禮》有雲:“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樂語是古代學子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讀書人學詩詞便是伴隨著吟誦開始,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也是詩歌興發感動的力量。然而,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注意到的,吟誦詩詞本應作為一本發達的藝術傳承下來,但與傳統經史之學相比,吟誦只被視為輔佐學習文學的手段之一,並未成為學術的主流,真正關於吟誦的研究並不多。加之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之後,國文語法更改,西方朗誦方式隨話劇進入中國,朗誦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吟誦。因而,詩詞大家葉嘉瑩會感慨:“傳統的吟誦幾乎已經失傳了,我們不趕快搶救,就要滅絕了,如果我們不會吟誦,用理智來寫詩,詩歌中興發感動的力量難以找到,詩歌的生命會被減損。”

  2015年,活字文化邀請葉嘉瑩選編《給孩子的古詩詞》之後,又發現當下讀者對如何進入古典詩詞、感悟詩詞之美有所困惑,繼續推出了該書的“講誦版”,今年則在“豆瓣時間”推出了58節吟誦課,整個課程共挑選249首唐宋古詩、86闕宋詞元曲。葉嘉瑩從吟誦方法、聲韵之美、詩詞內涵等方面進行品鑒,並一一示範。93歲高齡的葉嘉瑩認為近年興起的詩詞吟誦頗多雜亂,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解為吟誦留下一些基本範式。

  現代人普遍認為吟誦是一門專業學問,難以進入,古典文學專家華鐘彥曾分析過其中原因:“吟咏之法,本非專門高深學問,過去師弟之間,教讀唐詩,口耳相傳,習以為常,自然人人會通。自‘五四 ’以後,特別是解放以來,無人提倡,吟咏之聲日漸稀少。只有胡亂誦讀,安蔽乖方。故欲振拔舊聞,反成了專門學問。”在古代,吟誦從蒙童入學開始,伴隨讀書人的一生,許多詩詞名家都在作品裡直接提到了吟誦的重要性和日常性,像“行吟澤畔 ”的屈原、“餘亦能高咏 ”的李白、“獨立蒼茫自咏詩 ”的杜甫,到近現代魯迅的“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學習吟誦,也並非是為了讀給別人聽,而是個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表達方式,葉嘉瑩解釋說:“吟誦之前有兩點基礎必不可省:一是對於作者與詩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讀誦的節奏平仄。沒有這兩點基礎的自由吟是不能通達的。”而平仄節奏也是中文區別於其他國家語言的最大不同之處,葉嘉瑩在《古典詩歌吟誦九講》中比較了中文與英語的不同時說到:“英文字有輕重音,而我們不是,我們是獨體,是單音,就是一個字,而這一個字有各種不同的聲調。所以我們中國的詩歌所注重的,不是輕重音,而是節奏和聲調。”

  從《詩經》的“二二”,到五言詩的“二三”、“二二一”,再到七言中的“二二三”,詩詞節奏有它最基本的格式,千百年來形成了統一的規範,因而對於社會上各種形式的吟詩,葉嘉瑩認為吟詩不必弄奇怪的調子,甚至變成唱歌打破了平仄,也不必專門學古音。在吟誦課程中,她使用的都是以普通話為基準的吟誦,遵循基本的格律原則,這對吟誦在當代的推廣傳播都是必要的。也恰恰是通過聆聽葉嘉瑩的吟誦,讀者會發現,原來詩詞不僅應該有這樣的節奏律感,而且因為更正了部分字詞的平仄音調,恢復了它本來涵義,這與大眾此前所學所知大為不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