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江歌案庭審 感性輿論遇上理性法律
http://www.CRNTT.com   2017-12-13 00:28:53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網評:江歌案庭審 感性輿論遇上理性法律 

  來源:中國網  作者:含辰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12月11日,中國女留學生江歌在日本被害案終於在日本東京開庭審理。此時,距離江歌2016年11月3日的被害已過去一年之久。一年來,江歌母親請願的“萬人簽名”表達了民衆對於凶手零容忍的態度,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這個令人唏噓的悲劇。江歌為之擋刀的閨蜜劉鑫,一直在網絡暴力和輿論的討伐中生活,道德的綁架和輿論的指摘也讓這個“90後”的女孩陷入沉默。

  輿論的正義和感性往往大於冷靜和理性。很長時間以來,輿論的道德審判成為“江歌案”所有聲音的焦點,盡管劉鑫可能不會承擔法律責任,但道德的譴責卻從未停止,甚至輿論熱度的聲討遠遠大於對凶手的討伐。但真相和事實是什麼?江歌到底是什麼死的?僅憑劉鑫的說法和微信截圖能否揭開真相的面紗?

  輿論的義憤填膺忽略了法律事實和依據。早前,有專家稱“萬人簽名”的請願對於日本的法律而言,對量刑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跳出法律的框架,“萬人簽名”請願的背後凝聚的恰是輿論對凶手“人人誅之”的憤怒,也有輿論對於“江歌案”審判結果的情感傾向。但這些“民意”的影響對於量刑而言卻“微不足道”,其實,這一方面體現的是法律的公平正義;另一方面也恰恰體現了法律的這種權威性。

  但當輿論之怒與法律講求的證據事實相遇,真相近了,憤怒終將在唏噓聲中淡化。照此來看,盡管輿論存在著審判,但對於量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可是 ,相比真相,輿論道德的審判對於凶手而言是無力的。假設沒有閨蜜劉鑫的出場和暫住,就不會有悲劇的發生。整個事件,是一個無辜的女孩被無端奪去了性命。面對這樣悲劇的發生,輿論怒了,可當庭審的現場傳來一個又一個辯護聲音時,輿論之怒與法律證據之間讓真相越來越近。

  開庭前,相比劉鑫背負的罵名,似乎陳世峰受到的譴責較為聚焦——“殺人”。但開庭審理後,陳世峰的辯詞和事實的矛盾,再次引發了輿論的道德審判和批判。陳世峰的辯護律師一直在打法律擦邊球,控方主張的“蓄意殺人”卻被當事人否認,以“致命第一刀并非故意”為辭,試圖改“故意殺人”為“殺人未遂”,甚至出現了“防衛過當”等說法,與此同時,長達19.9cm的水果刀被指由劉鑫遞出,這與警方在陳世峰住所處發現的刀具包裝相互矛盾。審理中,案件高頻出現的一個人是“劉鑫”,通過按門鈴不給開門、遞給江歌刀具等陳辭,讓聽者感受到劉鑫脫離不了責任。於是“陳世峰與劉鑫不愧是一對”的言論再次捅了輿論的馬蜂窩。或者,倘若第一刀真的為非故意,那麼接下來的十刀,凶手又是出於一種怎樣的心態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