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毅夫憶少年事:當知青時到處找書看
http://www.CRNTT.com   2018-05-16 00:25:43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全國台研會副會長汪毅夫昨日在寧波大學名家系列講座“做人做事做學問”與聽眾分享了他少年時期在上杭古田插隊到處找書讀的故事。

  汪毅夫在19歲生日的那天離開家鄉廈門到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插隊,在那裡度過了近6年農耕生活。

  被迫失學的知青們深感無書可讀的痛苦,他們到處找書讀,爭相傳閱。有一天,有個好心的農婦告訴汪毅夫,她家里有4本“磚頭一般厚”的書。於是汪毅夫滿懷期待地跟著到了她家。結果這位農婦找出來的是《毛澤東選集》1至4卷,這書知青點里也有。為了不違拂她的好意,汪毅夫雖然心里失望,但還是把書帶回知青點,並一再稱謝。

  汪毅夫插隊的山村里有一座小學,辦的是“複式教學班”,不同年級的學生坐在同一塊黑板下,老師只有一位,姓劉。他不但要教書,村里歡迎上頭來人的標語和春耕積肥的報表也總要他來寫。有一天,劉老師到知青點來,低著頭低著聲說他有一些書要出讓。於是汪毅夫用很少的錢買下了包括《魯迅全集》 《茅盾文集》《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傑)等一流的好書。知青們一本又一本地看、一遍又一遍地讀,並且按照《魯迅全集》的注釋和《中國文學發展史》的提示找到越來越多的書。

  正是這些書引發了汪毅夫學術研究的興趣,引領他走上學術研究之路。從那時起,他開始寫《魯迅小說人物談》之類讀書筆記,還開始在當地查看碑刻、記錄方言、收集故事。在古田人民公社和鄰近的步雲人民公社插隊的幾個知青,自發地組成“萬山紅”文學小組,汪毅夫也是其中一員。當然,這一切都是業餘活動,汪毅夫的主業是務農。

  汪毅夫的插友陳衍德後來是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他的《插秧》詩里有“當年踩下的腳印,如今還留在心里”的句子。“萬山紅”文學小組的作品也多同農耕生活有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