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網絡造節”是調劑 不用太計較
http://www.CRNTT.com   2018-05-28 00:23:13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網評:“網絡造節”是調劑 不用太計較

  來源:東方網 作者:苑廣闊 

  在互聯網越來越普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網絡造節”湧現——所謂的“網絡造節”,更多是由商家發起,利用日期數字諧音,賦予當天特殊的含義,如淘寶發起的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剛剛過去的520網絡情人節,還有近兩年興起的527愛妻節。(5月22日《揚子晚報》)

  對“網絡造節”現象,相信絕大多數網友都不會感到陌生了,比如大名鼎鼎的“雙十一”“雙十二”就是“網絡造節”的典型,現在也已經成為了網絡購物的代名詞,成為了網購者的狂歡日。“網絡造節”作為網絡時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雖然商業味道濃厚,但也沒有什麼好質疑的,站在商家的角度來看,不過是一種“在商言商”的產物而已。

  但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對於“網絡造節”現象卻要秉持一種理性和冷靜的態度,而不可過於沉迷,否則就可能會導致過猶不及的結果。比如最近幾年的“雙十一”“雙十二”網絡購物節,就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非議,原因是很多網絡平台和商家利用消費者的這一購物狂歡日,屢屢“玩套路”,搞諸如先提價再降價的“偽打折”把戲,或者是商品以次充好,把消費者的網絡購物節當成了自己的“去庫存節”,最終招致消費者的質疑和不滿。即便商家是真的打折和優惠,消費者也要秉持理性消費的態度,避免衝動型消費、盲目型消費,導致買回來的很多商品根本用不上,或者是過了保質期還用不完,既浪費錢財,還浪費資源。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網絡造節”,也許和商家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也沒有太多的商業味道,只是網友通過諸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等的傳播自發形成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能以客觀、理性的心態去對待這樣的“網絡造節”,同樣會給我們的正常生活、男女感情、家庭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剛剛過去的“520網絡情人節”,很多網友都在微信朋友圈“秀恩愛”,曬諸如“5201314元”的轉賬截圖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的另一半不玩朋友圈,或者是生性不那麼浪漫,或者正好當時經濟比較拮據,最終沒有給你買鮮花,通過微信轉賬等進行“節日表示”,你該怎麼辦?如果據此就生悶氣、鬧別扭,最終影響兩人的關係和感情,顯然就是一種過猶不及,就成了“網絡造節”的受害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