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新青年的新視野與新前程
http://www.CRNTT.com   2018-07-28 00:17:30


 
  2.友好廣袤的發展空間

  具象地看,這個新空間台灣沒有,只存在於海峽對岸的大陸。不承認這個新空間,便不會有新視野。大陸之大,所到之處,都是空間,沒有局限。平潭是近而便利的空間,福建是近而更大的空間。其他地方也都是有特定意義的空間,總合起來是超大的空間。不過,還有很多更大的新空間:

  ⑴粵港澳大灣區是更新、更大的空間,那裡將有“一國兩制”的新展現,台灣青年可以獲得先期體驗。還有杭州灣大灣區、雄安新區等,都將為台灣青年提供發展空間,因而可以為海西建設、閩台一體化提供參考和參照。

  ⑵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將建成自由島,這是台灣青年新視野中的一條新地平線,其發展模式和發展空間可以想見,對作為中國第一大島的台灣有很大參考意義和示範作用。將來兩岸不管以什麼方式實現了統一,台灣都還是一個島,都要有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個性和特色,自由島無疑是最佳選擇。

  ⑶從大陸延伸出去,則有“一帶一路”建設,它是更遙遠的地平線,可謂空間無限。台灣青年搭上這艘大船,可以通過南北兩條大道走遍整個亞歐大陸。

  ⑷虛擬的、新型的空間形態如互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領域,無疑是難以想像的新空間。正如大陸學者蘇頌興所言,網絡的普及已然讓兩岸青年交流進入了虛擬社會……如今在兩岸青年現實交流和虛擬交流共存中,虛擬交流因其直接、便捷、高效和便宜等諸多優勢得以飛速發展,呈現出了兩岸青年交流的新趨勢。⑫筆者相信,任何聰明的青年人都不會自外於有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的虛擬空間的,而在虛擬空間裡,藉助同一種文化和語言的優勢、便利和力量,兩岸青年都可以釋放能量,展翅放飛,自由翱翔。

  3.兩岸“預統一”新空間

  2008-2015年期間,兩岸青年是可以整體上跨越海峽融合發展的,既在大陸融合發展,也在台灣融合發展,是雙向融合發展。但2016年5月以後不行了,只能在大陸融合發展,不能在台灣融合發展了。儘管如此,在習近平祖國統一思想指導下,大陸繼續對台幹、台生、台青,採取便利創業、就業、執業舉措;對有需要的台青提供融資扶助、法律協助、失業救助;對台青開放高校、醫院、科研單位任職;為方便廣大大陸台胞常住和旅行,又開放了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為他們辦理卡式台胞證等;還將出台更多凖居民待遇措施。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台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由於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日益進步,對台灣青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他們也越來越樂於融入大陸社會。大陸惠台31條舉措的出台,更強化了這一大趨勢。在兩岸民間以大陸為主場的大交流、大發展、大合作新格局下,參與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的台灣民眾越來越多,台灣各類青年群體前來大陸發展的意願持續高漲,大陸對台灣民眾的利益保障與生活便利化措施日益完善。認同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筆者不太擔心台灣青年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問題,因為兩岸融合發展持續開展,融入生活,長此以往,就會改變價值觀和基本認同。筆者相信,大陸的進步和包容,使兩岸融合發展成為可能,大陸治理的改進有利於兩岸同胞結成命運共同體,越來越多台灣青年來大陸,逐漸融入大陸社會,將形成兩岸和合、同胞親和、心靈契合的大好局面。台灣青年在大陸的新試驗、新體驗、新經驗將打破兩岸制度困擾、越過意識形態障礙、破除兩岸分治界線,接受了大陸的治理方式,就接受了中國模式,也就提前進入了統一狀態,是實現事實上的和一定程度的“預統一”。⑬這個道理有些像上世紀30年代抗戰時期以及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期間奔赴延安的青年們的選擇、經歷和轉變,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台灣新青年有遠大新前程

  (一)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

  1.明確什麼是個人命運

  兩岸青年是命運共同體,它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兩岸青年而言,即使是分別在兩岸生活,沒有交流交往,也是命運共同體,因為生為中國人,彼此就連接在一起了,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儘管個人認知和感受對此並不是很清楚。我們不宣揚宿命,但不能不直面命運。所謂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首先得弄清自己命運的要素、形態和載體是什麼等問題。

  如果說對還在台灣島內享受“小確幸”的青年而言,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提法、一個願景的話,那麼對前來大陸長期奮鬥的台灣青年而言,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們與大陸青年真真切切地擁有共同家園、共同前途、共同命運,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選擇了大陸就有了新家園、開創了新事業、開闢了新生涯,也就是選擇了未來、規劃了前途、構築了命運。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是具有新視野、奔向新前程的台灣新青年,他們是心理和思想上已接受兩岸青年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有抱負、有膽識、有闖勁的新群體。

  2.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

  新時代、新環境、新條件決定了個人的新發展觀。在筆者看來,個人的新發展觀應該是:自我提升依賴大環境;個人的發展既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和實現,也是對群體、集體、整體的貢獻。你貢獻什麼,也就共享什麼。古訓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面有個人自我認識、家庭意識、國族認同、世界眼光。參與大陸建設和發展,就是參與民族復興進程,也是參與和平統一進程。參與了就沒有缺席,家國成就和未來就有自己的一份,個人的人生價值就因此而更多地得以實現。統一的中國、復興的中國將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幹和世界的福地,個人的參與就是一個人天下情懷的可貴體現和實踐。

  (二)兩岸青年一家親

  兩岸同胞一家親這個概念等同於中華民族認同,但又超越簡單的民族認同。這不是一個主觀臆斷,而是一個客觀事實,這就是在兩岸關係現狀下兩岸青年在大陸的融合發展。這種融合發展不是個體簡單地在一起,而是群體的“五位一體”的共存共進——共存、共歷、共識、共濟、共享。共存就是在同一確切的而非抽象、模糊的空間裡生活;共歷是同一時間,一起成長、見證歷史、創造歷史、走向成熟;共識是獲得同一個認知、結論;共濟就是互通有無、相互幫助和相互關愛;共享是大家一起分享工作成果、建設成就和共同的榮譽。

  (三)兩岸青年心靈契合

  1.“三個共造”的意義

  已故海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開創了“共同締造說”,即統一是兩岸共同締造一個“新中國”。同樣,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也可以締造屬於“新中國”的新結晶。一般說來,青年最有創造性、創新性,因此也就最能產生心靈契合。在筆者看來,兩岸青年心靈契合不是天然的,而是必須通過共同努力形成的,是一個共同締造的過程。筆者經過幾年來的觀察思考,把它概括為“三個共造”——共同塑造新文化、新形象、新精神;共同創造新作品、新風貌、新風格;共同打造新品牌、新產品、新平台。眾所周知,人們只有在共同工作、勞動和創造的過程中,才能形成高度默契並纍積結晶成心靈契合。也只有屬於共同參與者的共同工作、勞動和創造的成果,才能產生“我們的”共鳴和本能的認同。“三個共造”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工作、勞動和創造,是因成果、成就和榮譽感而昇華了的密切協作與人生經歷,其過程、結果和感受猶如體育競賽中一個運動員集體在團體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情形。其結果是反過來大大促進該集體更深切的心靈契合。這樣的過程所積纍的體認和記憶就是共同認知和集體記憶,它構成集體認同的基礎,也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主要前提條件。

  2.中華文化的力量

  在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中,推動事業發展和促進心靈契合最大的力量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聯繫紐帶、資源寶庫、圖強之器。然而,什麼是中華文化?它至少不只是傳統文化。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清楚認識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嶄新面貌、巨大力量。還必須摒棄本土主義文化中的孤立、保守、自大的因素以及分離主義思想傾向。筆者曾認為,台灣青年生活在“台灣文化”的意境和語境中,除了肯定身邊的傳統文化和崇尚一些西方文化標本和生活方式外,對其他一切都視而不見、盲目排斥,更無須說他們認為落後的大陸文化了。⑭但今天看來,台灣文化、大陸文化、中國文化這些放在一起,實際現狀和發展態勢究竟怎樣,幾乎是不言自明的了。問題是,好的文化是大家的,你我都有權分享,也都有義務維護和奉獻,沒有理由置身事外、自我外化、自我矮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偉大和重要,紛紛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不過,儘管外國人熱衷於中華文化是一件讓我們感到高興和欣慰的事情,但他們作為中華文化的受眾,短期內是不會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台灣同胞卻不一樣,他們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推進者,也有相當大的優勢和特色,如能與大陸民眾攜手努力,一定能大大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貢獻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部分台灣青年看到並認清了這一點,他們就成為了台灣新青年。更多的台灣青年看到並認清這一點,就會有更多台灣新青年。他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復興的大中國也是屬於他們的。

  四、結論

  台灣新青年的出現不是主觀判斷的產物,而是客觀實際、是客觀形勢和大趨勢的產物。台灣新青年與祖國大陸有著根深蒂固的聯繫,具有天然的祖國情懷紐帶,這決定了他們具有其他青年所沒有的新視野和新前程。在大陸現代化建設熱潮、民族復興前景和惠台政策舉措的感召和吸引下,台灣新青年一定會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大陸的發展、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復興緊密聯繫在一起,將自己的才華和汗水注入非凡的劃時代、跨海峽的事業與生涯。

  註釋:

  ①蘇頌興:《始信一點靈犀 誠通“心靈契合”》,載《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②叢培影:《移動互聯時代兩岸青年主體意識比較分析》,《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③叢培影:《移動互聯時代兩岸青年主體意識比較分析》,《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④石之瑜:《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載http://www.storm.mg/article/433007

  ⑤李彬:《世代政治視角下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問題》,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⑥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學生的政治運動》,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⑦朱雲漢:《中國崛起是回歸歷史常態》,http//www.crntt.com,2015-4-23.

  ⑧Dr. Ifey F. Chang: New World Order--The Bi-polar View: Mainstream and Organic Views, published by TLC Information Services, Katonah, NY, 2017, p25. 

  ⑨劉乃強:《病態資本主義學生們究竟要幹什麼》,載《中國評論》2015年第3期。

  ⑩李彬:《世代政治視角下台灣青年國家認同問題》,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⑪《這位台灣母親用照片打臉蔡英文》,載2018年5月18日《環球時報》。

  ⑫蘇頌興:《始信一點靈犀 誠通“心靈契合”》,載《中國青年社會學》2018年第2 期。

  ⑬《中評關注:王海良談“預統一”大陸先期實現》,新華社香港2018年1月7日電。

  ⑭王海良:《析港台青年學生的政治運動》,載《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7月號,總第24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