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源傳湈:“帶路”五年 新貌顯現
http://www.CRNTT.com   2018-09-06 11:16:15


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新華社)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駛入發展快車道。(新華社)
“中歐環保小使者——新絲路上的小畫家”畫展較早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舉行。(新華社)
  “帶路”五年 新貌顯現

  來源:源傳媒 作者:王曉泉(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帶一路”國際倡議植根於積澱深厚的中華文化土壤,體現著中國的“和合”理念,符合歷史發展潮流,能夠有效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經過五年風雨歷程,“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構架、實施方式與合作機制等逐步成熟,早期收穫頗豐,為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力,對世界經濟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合作新理念深入人心

  導致世界經濟出現週期性危機和長期性低迷的直接原因在於世界經濟發展嚴重不均衡,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潛力未被有效挖掘,根本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壟斷金融、科技、人才、管理、資源、市場等經濟要素,並謀求利益最大化。發展中國家被壓制在國際產業鏈低端,通過廉價出賣資源、勞動力和付出環境污染代價所積累的財富還被國際壟斷資本“剪羊毛”,而用於發展經濟、民生和基礎設施的資金嚴重匱乏。西方謀求西方價值觀和商業文化一統天下,嚴重衝擊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刺激了“三股勢力”的滋長,導致世界多地局勢動盪乃至爆發戰爭。時代呼喚一種能夠實現世界經濟和平發展、整體發展、均衡發展、綜合發展、公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新理念。“一帶一路”國際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遵循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謀求共同發展,能夠更好地挖掘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潛力並保護其生態環境,為世界經濟不斷注入活力。中國通過“一帶一路”項目向發展中國家投資,幫助其完善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在為合作夥伴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本國經濟發展找到了新動力。

  然而,世界被弱肉強勢的叢林規則統治過久,發展中國家時常遭遇包藏經濟掠奪或地緣政治企圖的合作倡議,難免對“一帶一路”建設持有種種疑慮,加之反華勢力極力鼓吹資源掠奪論、環境污染論、人口擴張論等中國威脅論,為此需要進行規模空前的國際動員。

  五年來,中國利用媒體、政府、智庫、企業等各種渠道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理念,“一帶一路”幾乎成為高訪的必談話題。2017年5月,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中國首倡和主辦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外交平台,形成了五大類279項成果”。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顯現,僅8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就為當地創造了24.4萬個就業崗位。中國通過設立“絲路書香”工程、增設政府獎學金、加強文化、教育、媒體、旅遊等領域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架設起民心相通的橋樑。外國政府、企業和智庫開始高度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安全觀、全球治理觀、新型大國關係等中國外交理念的理解逐步深入,對華戰略疑慮逐漸降低。 “一帶一路”國際倡議日益廣泛國際認同,“共建'一帶一路'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對“一帶一路”國際倡議及中國的認同度和美譽度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民眾中不斷上升,“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友好與信任的社會環境正在形成。

  二、合作新模式煥發生機

  “一帶一路”建設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將“政策溝通”作為五大重點任務之首,強調戰略和規劃對接。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特點和最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深知經濟主權是保護髮展中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主張各國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尊重各國製定的發展戰略與規劃,與100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合作規劃等形式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為完善世界經濟治理體系,中國與幾十個重要的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文明聯盟、國際發展法律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中國還與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地區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歐亞經濟聯盟完成了經貿合作協議的談判。

  為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求,中國不斷完善本國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在中央設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部委和省市建立了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協調和研究機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初步形成。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2017年5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各職能部門紛紛出台相關指導文件。2017年5月,財政部發布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農業部、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和《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文化部發布了《 “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 》。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一帶一路”的計劃性將更強,政策溝通、規劃對接將更為精準和高效,“一帶一路”建設創造出的以互利共贏為價值取向、以注重戰略與規劃對接為特點的合作共建模式將日趨完善並煥發勃勃生機。

  三、合作新動力日益強勁

  “一帶一路”建設注重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給各參與國經濟提供持久的新動力。中國對長周期基礎設施投資經驗豐富,善於將基礎設施建設與產能合作結合,充分挖掘基礎設施改善所帶來的土地增值和經濟輻射等方面效益。中國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建設方式正由工程總包模式轉變為“投資+施工+運營”模式,在“一帶一路”公路、鐵路、橋隧、港口、油氣管道、電站、電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連創佳績。蒙內鐵路已開通運行一年,累計發送旅客達138萬人次。中老、中泰、匈塞等鐵路項目穩步推進,雅萬高鐵開工,莫喀高鐵完成勘察設計。中國運營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成為樣板,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及其通往中國的公路開工。緬甸皎漂港運營模式論證完畢,港口及配套工業園區建設準備就緒。中歐班列可抵達歐洲14國,累計開行近萬列,回貨難問題得到緩解。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東盟簽訂了首個區域性航空運輸協定。“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中緬原油管線和中俄原油管線複線投入運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按計劃推進。中國已從參股的俄羅斯亞馬爾天然氣項目獲得首批LNG。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即將併入北斗系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精準和低廉的通訊服務。

  中國在“一帶一路”產能合作中力推共建經濟合作園區,這樣既促進企業間配套與協調,又有助於中國企業應對由於當地法律體係不完善、營商環境不理想等問題。中國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80多個經貿合作區,其對解決就業、拉動經濟和完善經濟結構的效果明顯,中國企業也獲得了新的產品銷售市場和投資機會。

  中國努力提高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中國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呈迅猛上升之勢。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36.2%。

  “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開創南北合作新模式,對發達國家持開放態度。亞投行作為凝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平台發展迅速,已由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來自世界各大洲的87個成員,批准投資53億美元,帶動各類公共和私營資本300多億美元,被國際三大評級機構評為3A最高信用等級,獲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零風險權重。中國通過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與其他國家組建聯合基金,帶動了西方國家和中東石油國的基金跟投,從而體現出“一帶一路”多方共建的特點。同時,中國也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2018年1-7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9.8%。

  四、經濟新秩序雛形初現

  “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合作新理念、新方式對改造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影響深遠。第一,“一帶一路”中心區正在形成區域經濟新秩序,並深刻影響世界經濟秩序。2015年5月簽署的《中俄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意味著中俄作為相鄰世界大國,在不結盟的情況下彼此不謀求爭奪或劃分勢力範圍,不設置戰略緩衝區,而是互為戰略依托,在尊重周邊國家主權的情況下共同維護周邊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這將有效增強中俄與共同周邊地區各國的戰略合作以及共同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顧慮,推動歐亞大陸腹地形成由發展中國家主導的經濟秩序。上合組織是“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平台,在吸收印、巴加入之後,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中心區。在中俄等國推動下,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等地區組織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區域一體化進程。這種合作對西方持開放性態度,但必然顛覆其對信息、資金、技術、市場渠道等要素的壟斷。“一帶一路”建設既為此提供巨大助力,又由此得到強力推動。歐亞大陸將逐步形成統一經濟板塊,並通過金磚國家機制等與域外發展中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南南合作關係,同時也將藉重G20、亞太經合組織等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南北合作關係。

  第二,金融、能源、科技等領域“一帶一路”項目有助於減小西方的世界壟斷權對發展中國家的傷害。中國努力優化“一帶一路”融資環境,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在7個沿線國家實現人民幣清算,11家中資銀行在27個沿線國家設立了71家一級機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人民幣的認同度上升,對人民幣結算與融資需求增大,美元霸權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的風險相應降低。為應對能源價格波動風險,中國推動能源生產國、過境國和消費國形成上中下游一體化合作模式,向“一帶一路”能源出口國和過境國加大投資,同時進一步開放本國市場。中國於2018年3月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得到俄羅斯、伊朗等產油國支持。中俄加強在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高科技領域合作,將重點在“一帶一路”域內推廣聯合科研成果和佈局配套生產企業,從而為發展中國家打破西方高科技壟斷並進入國際產業鏈高端創造條件。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倡議的發起國和主推國已步入面向世界制定發展規劃的對外合作新階段,只能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實現本國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艱鉅複雜的世紀工程,是中國突破西方世界經濟秩序壟斷和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攻堅工程,是創造共同繁榮與發展的美好世界的希望工程。雖然未來前進道路上將遭遇諸多困難險阻,但是只要初心不變,保持正確歷史方向,就會在與沿線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輝煌的成就,最終完成所肩負的光榮歷史使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