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仇開明:台當局“遠陸倚美”注定沒有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8-11-06 15:59:43


 
  大陸發展顯示的制度自信與台當局治理衰敗之間的差距突出。一直以來,台當局在拖延祖國大陸統一主張的同時,常自傲於其“經濟奇跡”,自以為引進的西方制度結構終將成為區隔台灣與大陸的重要屏障。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力反腐、興政治軍、面貌一新,並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在體制優勢和制度自信方面展現空前的自信,令台灣社會和民眾對大陸的關注與好感度持續上升。而民進黨當局為台灣民眾呈現的卻是荒腔走板的內耗鬧劇。在追殺國民黨、滿足一黨之私的同時,台當局在公共政策上陷入左支右絀的窘境。“一例一休”法案修改兩面不討好;堅持意識形態主導的能源政策導致缺電危機,為工商界廣泛詬病;投資環境改善遲遲未見落實,外來投資增長緩慢。今年瑞士洛桑“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台灣跌至17名,大陸進步5名至13名,在台灣引起震動。台灣有識之士直言,這幾年台灣勤於內鬥,“各方面都在衰退”,其結果讓人痛心,卻不讓人意外。

  大陸吸引台灣民眾參與融合發展與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困守島內之間的矛盾突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大上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中共十九大更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確立為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充分體現在對台政策精神上。中共十九大提出,要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今年2月更發布“31條”政策措施引起台灣同胞積極反響。蔡英文當局卻昧於形勢,出台所謂限制措施,施壓台灣民眾,尤其阻撓台灣青年登陸,對台生申請赴陸求學大量增加表達“關切”,招致輿論反彈。台當局標榜的“維持現狀”,只不過是困鎖島內自我麻痹的托辭,結果只能是一步步走向邊緣化。

  台當局推行“遠陸”區域發展路線與大陸的地區影響力持續擴大之間的矛盾。蔡英文拋棄了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企圖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維繫和擴大其“國際空間”。力圖借推進“新南向政策”加速“脫中”,實現擺脫對所謂大陸依賴的施政邏輯。為此採取了促進與東盟國家投資貿易關係,加強與東盟諸國教育、文化、旅遊與勞工等領域聯繫,擴大簽證便利,成立“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建立常態交流機制等措施。但與台當局意圖相悖的是,不僅台與東盟之間投資貿易額成長有限,而且相關國家普遍採取“政經分離”辦法處理對台關係,台期待借經貿合作帶動實質關係的意圖遭遇落空。事實上中國大陸與東盟國家關係發展更加迅速,政治互信得到充分增強。雙方簽署產能合作聯合聲明,一些大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15年底,中國與東盟累計相互投資超過1500億美元,2016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4554億美元,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的48%。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影響持續擴大,使台灣當局在東南亞拓展空間的努力相形見拙。

  以上分析充分說明,民進黨當局要回避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問題、推行與大陸對抗及“遠陸脫中”路線,而大陸因素的存在卻一直如影隨形,台試圖屏蔽大陸力量的影響是難上加難。這不僅說明大陸的力量顯著增長,同時也說明一個中國的局面更形鞏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