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仇開明:台當局“遠陸倚美”注定沒有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8-11-06 15:59:43


 
  台當局“脫陸倚美”對抗路線的主要風險

  民進黨重新上台執政以來,強調“台美夥伴關係是最優先目標”,並依此做全面調整,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包括選派“知美派”執掌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美國對亞洲戰略安排,在美國亞洲“夥伴”中響應“印太戰略”最快。製造與特朗普通話的“重大突破”,謀求從根本上提升台美關係。經濟方面主動迎合特朗普推動“製造業回流”的主張,支持島內企業赴美投資。軍事上不斷表示軍購決心和深化美台軍事合作意願,強化防務合作與技術轉移。台全面靠向美國的對外交往政策對台灣社會以及國際層面來看具有多方面的風險。首先是從對台灣方面來看。

  坐實“挾洋自重”的本質,失去與大陸政治互信的基本基礎。國台辦發言人曾把民進黨當局靠攏美國一些做法形容為“挾洋自重”,台“陸委會”馬上回嗆反對。而台當局2年多來的一系列舉措則毫無疑問坐實了國台辦發言人的“指控”。蔡當局此前標榜的兩岸政策主張都被其追隨美國的作為不攻自破,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似乎都沒有靠攏美國的政治需要來得重要和迫切。美國的垂青已成為蔡英文當局在與大陸力量比拼中事實上的外援,而蔡當局也失去了與大陸緩和的基本意願。加劇對立和對抗,處理兩岸關係更無空間,壓力必然增大。

  濫用台灣民眾對大陸崛起的游離心態,背離台灣民意基本需要。多年來,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迅速崛起曾一時間難以適應,對於在兩岸綜合實力發展競賽中居於下風難以接受,因而對於大陸的發展抱持一種焦慮的矛盾心態,既希望搭上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卻又不願意受到政治上的抑制,因而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成為部分台灣民眾內心的權宜之計,希望兩岸關係中有適當的美國因素存在,為台灣保有一定的籌碼和空間。這種心態希求再加上美國保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獲取大陸崛起的紅利。在普通台灣民眾而言,就是在保持與美國的安全連接下,更多參與大陸市場,從中獲益。台灣主流的民意並不希望與大陸對立,更不願意成為美國牽制大陸的“馬前卒”,甚至於冒與大陸發生衝突的風險。民進黨當局這種做法實質上過分消費了台灣民眾的安全心理需要,增加了台灣民眾的安全負擔,並沒有被台灣社會所接受。

  加劇台灣政治對抗主張與資源不足困境之間的矛盾風險。從台灣經濟結構來看,外向型經濟的典型特征決定了其經濟要與區域間建立廣泛的聯繫,多年來兩岸間已經形成密不可分的產業分工體系,這一體系也成為了台灣經濟運行、特別是每年維持台灣貿易平衡的一千多億美元左右的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大陸市場的存在完全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的蓄水池和穩定器。而民進黨當局的對立政策直接造成兩岸經濟紐帶的鬆脫和弱化。由於大陸遊客赴台大幅減少,觀光產業成為重災區,前景暗淡。數據顯示,2015年赴台大陸遊客418萬人次,2017年降至273萬人次。即使民進黨當局試圖吸引東南亞遊客,也因消費能力不足,難以彌補損失。農業方面因為少了大陸市場,買氣不足,價格下降嚴重,導致今年台灣水果市場價格崩盤,果農怨聲載道。而與美國走近絲毫沒有增加台灣經濟收益,還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去為所謂“安全需要”買單,對美國更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