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學地理學台灣文學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18-11-20 09:40:57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2018年11月16-18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文學地理學與台灣文學研究新視野”學術研討會在廈門順利召開。來自兩岸70餘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台灣研究中心李鵬教授主持開幕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孫亞夫主任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的經濟、文化、社會交往打開了新的局面。在經濟上,兩岸合作活躍;文化交流上,兩岸也開展了豐富的活動。民間性的來往是兩岸民眾的共同需要。兩岸關係越複雜,兩岸民間性的各領域合作越需要加強。我們要為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懈努力。

  台灣大學中文系洪淑苓教授致辭道:“文學地理學”的實踐和研究十分新穎。透過文學來看文學文化的傳播轉化、在地化和細節化,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學中呈現空間的景象,體會社會文化的意義。具體化地進行理論和文本的研究,將共同創造出學術研究的新成果。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胡傳志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豐碩。此次會議議題新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承辦本次中心會議的文學所將議會主題聚焦於“文學地理學”學術思潮在台灣文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經過半年多的籌備,蔣小波所長帶領文學所師生團隊,在台灣研究院辦公室老師的協同配合下,本次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行。本次會議設立三個分論壇,收到參會論文近五十篇。主題發言環節由台灣研究院張羽教授和蔡輝振教授主持,由黎湘萍研究員和沈慶利教授講評。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範銘如教授對“點、線、面”的空間元素如何打造出城鎮的樣貌進行探究。台灣師範大學的潘朝陽教授從地理學專業角度考證了清康熙時代台灣方志和文士著作中的多樣生態空間。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華文文學研究所陳惠齡教授探討了台灣詩文中的“古奇峰”景觀所蘊含的“空間意識”,揭示風景背後的殖民權力運作方式。洪淑苓、朱雙一、黎湘萍、計璧瑞等學者就詩歌空間、眷村空間、歷史敘述與空間流轉、地方知識與文化傳統等問題作了深入探討。來自台灣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等兩岸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在分組討論中,就台灣鄉土文學的空間想象、台灣作家的大陸書寫、台灣文學與環境互動、台灣史的自然志描寫、台灣詩文中的空間詩學等問題作了深入討論。

  本次會議從各個方面探討了空間地理和台灣文學的緊密關係,共同討論了“文學地理學”思潮在台灣文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會議增進了兩岸學者的學術交流,為繼續深化與推動這一學術思潮作出了貢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