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樓市調控政策應盡快轉為長期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19-01-04 06:29:10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樓市在降溫趨穩中步入2019年。據媒體報道,2018年各地調控438次,成為樓市調控最頻繁的一年。網民稱,須堅定“房住不炒”底線,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

  近期,個別城市開始對房地產調控措施進行微調。在網民看來,這些都是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的自主行為,沒有觸及“房住不炒”的底線,符合“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思路。

  網民“潘璠”表示,“房住不炒”定位是中央多次明確和強調的,旨在讓市場供求關係真正發揮作用,終止“暴漲—調控—調控放鬆—再漲—再調控”惡性循環,應長期堅持。各地因城施策調整相關政策和措施,也都應以“房住不炒”作為衡量和評判的標準。各地在因城施策過程中,要全面評估、審慎出台相關措施及影響。無論是正視當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還是考慮地方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都要盡快擺脫對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的依賴,切實推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地方給出的鬆綁理由可以有千萬個,但保持樓市穩定是前提,實現不了必然要嚴厲問責。”網民“李宇嘉”說。

  更迫切的是,樓市調控政策須加快轉向長期制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將“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作為重點任務。網民認為,前期樓市調控主要包括限購、限價、限貸、限售、限商等措施,從長期來看,需要從以行政措施為主向綜合施策轉變,財稅、土地、金融和行為規制等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長期制度要發揮更大作用。

  “在不斷的政策實踐中,長效機制雖然還沒有整體發布,但已經在很多層面變得越來越具體。”網民“陶鳳”認為,長效機制最終的模樣,一定是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雙向“長效”。從調控政策本身看,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還是主基調。嚴格執行現有的限購、限價等政策之外,熱點城市房貸調控力度依然不會手軟。傳統限制性調控將成為長效機制形成前的“短期投放”,而更長的政策儲備將會是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的綜合調整,土地改革、資本利得稅和房產稅等具體的改革,將關係到租賃市場的破局,關係到金融杠杆導向實體經濟的虛與實,關係到地方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的全方位補給。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張小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