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打卡”博物館成為年輕人新時尚 
http://www.CRNTT.com   2019-01-09 12:31:12


 
  比如,引入現代傳播形式就是博物館走近年輕人的新嘗試。文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就讓博物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客流。節目中,“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說:“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這既是博物館的戲謔之語,也明示了年輕的站位。現在,《國家寶藏》播到了第二季,《上新了·故宮》首次在故宮實地拍綜藝,這些節目的粉絲大部分也活躍於豆瓣、抖音、B站等社交網站,這進一步吸引更多人想到實地看看——屏幕上的文物到底長啥樣,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博物館收藏的是有關中國的泱泱歷史:商周青銅器,秦漢陶俑,宋代官窑,明清金銀器……每個時代都留下了登峰造極的藝術;皿方罍器身器蓋離散近90年,它的顛沛流離是一部中國近代史;故宮文物南遷,一箱未失,那是一個民族危難之時的堅守。這些描述,寫在這裡,只是幹巴巴的文字,但如果真實的東西擺在你面前,則完全是不同的感受。現在的90後、00後,一大特點就是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當他們從書中、從影視作品中知道了某個文物、某段歷史,他們總要想盡辦法一探究竟,所以博物館自然也就成了他們解開心中“十萬個為什麼”的必然去處。

  除了觀賞需求,年輕人還有消費需求。從小衣食無憂的這一屆年輕人,對精神消費的渴望遠甚於對物質消費的追求。近年來興起的博物館文創產品,恰恰滿足了年輕人的這種需求,成為博物館吸引年輕人“打卡”的“大殺器”。

  博物館文創的概念可追溯到2013年,台北故宮一個小小的“朕知道了”紙膠帶,曾成為現象級事件廣為人知。故宮博物院是後來者,但絕不只是模仿者。單霽翔曾說,“博物館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來傳播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文化資源,真正融入年輕人的生活”。

  文創是博物館文化資源融入年輕人生活的有效方式。畢竟,打卡一次博物館就是一次,而文創買回家天天見,況且,還能網購。於是,從基礎的文具、日用品,到後來的食物、化妝品,以故宮為代表的博物館,文創不斷進化,每次出新品的熱度都超過手機出新款。不久前,故宮口紅秒殺一切大牌,還沒上市先上熱搜。年輕人不跟風,他們創造風。

  不僅是文物,古籍也有了文創產品。“曠世宏編文獻大成——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文獻展”開幕後,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特別設計開發了《永樂大典》系列雨傘、充電寶、手機主題、文房套裝、絲巾、領帶等近30種文創產品。你看,只要想,沒什麼不能做成文創的。

  而最新消息是,一貫引領風潮的故宮博物院已經在神武門外開起了咖啡館,賣起了“網紅”蛋糕——千里江山卷。顧客盈門,標準姿勢是,先排隊購物,吃前拍照發朋友圈,於是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前來“打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