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返鄉浙江人一字道出過年回家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9-02-01 12:11:19


張明夏從寧海北下高速。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浙江在線訊,他們,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是打拼海外的華僑,是心系桑梓的上班族,是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這一刻,他們從四面八方回到家鄉,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我們與他們相遇,聽他們講述在外奮鬥的故事、奔跑的故事、追夢的故事。

  60後張明夏:情 家是我永遠不變的終點

  遇見時間:2019年1月27日22時16分

  遇見地:寧海北高速口

  2018年的小確幸:企業產值又創新高

  2019年我最想:回到寧海老家新建的中國華東實木家具總部基地開店

  我們遇到張明夏是在1月27日晚上10時多,他剛從寧海北高速口駛出。當天一早,他從河南濮陽出發,奔回寧海老家,14個小時,1200公里,馬不停蹄,歸心似箭。

  幾分鐘時間,這個寧海最繁忙的高速路口已駛過幾十輛掛著不同省份牌照的轎車。每年春運,都有數以萬計的寧海商人通過這裡歸家,每個車牌背後,都是一段澎湃的創業史。張明夏的車牌就有三四個,都是他輾轉多地白手起家留下的痕跡。

  早在上世紀90年代,18歲的張明夏就懷揣一身的木匠手藝遠赴黑龍江打工。寧海是著名的“五匠”之鄉,習木藝,闖天下,是那代寧海青年相似的奮鬥路徑。那年,張明夏在自己租的小房子炕上幹活,晚上滿炕的刨花一掃,凑合睡下,就這樣花了一周就地取紅鬆木做好一套組合櫃,等到周日去冰天雪地的路邊擺攤叫賣,他的手第一次生了凍瘡。

  北方呼呼的冷風直鑽衣縫,但張明夏的心是暖的。一套組合櫃能賣到300元,淨賺一百多元,一個月就賺了上千元。而若待在家鄉務農務工,最多每天賺三四元。四海流動,走南闖北,帶給這代寧海人無限的可能性,像張明夏這樣走出去的寧海木匠,如今已遍布全國,開起了幾千家家具廠,最大的一家年產值有兩三億元。

  張明夏會下苦功,也會動腦筋。1994年,他來到當時木質家具需求初興的山西太原,開起了一家實木家具作坊,一年能賺幾十萬元。經過10年辛苦打拼,到了2005年,他投資幾百萬元的十幾畝廠房建了起來。

  “人都有上進心”,這是推動著張明夏不斷闖蕩的最樸素動力。在山西10餘年,張明夏的家具廠已小有名氣,可周邊市場與需求漸趨飽和,2010年,年過四十的他決定將工廠搬遷到資源最集中的北京。

  對張明夏來說,這次挪動的不只是廠房,還有他的眼界,就像許多走南闖北的人一樣,流動帶來新鮮的訊息,解放了曾圈禁在土地上的思維。在北京,新的經營思路一下子幫他打開了全國市場,當年的產值就超過3000萬元,比之前翻了四五倍之多。

  在外經商這些年,有彩虹,也有風雨。2015年,張明夏事業風生水起之時,廠房隔壁的電焊廠失火,燒光了他的廠房,損失1000多萬元。他還記得,看到一片狼藉的廢墟,他一下子癱坐在地。

  回家養老?還是重新幹?經商這些年磨練了他不認輸的意志,張明夏知道,只有四處闖,才有機會。他並沒有消沉多久,2016年又借了幾百萬元,再搭進自己所有積蓄,來到河南阜陽的產業園裡重新建了2萬平方米的廠房。這次創業依舊是老行當——進口木材製作新中式家具。如今新廠已慢慢上了軌道,每年產值能達到四五千萬元。

  可無論在外如何闖蕩,張明夏始終保留著那輛掛著寧海浙B牌照的汽車,每年過年開回家。流動或行走的意義在於,總有一個叫家鄉的地方會是不變的終點。

  今年,張明夏特地早回來幾天,因為他和同村在外的商人共同出錢出力給村裡辦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前童大鄭村第一屆春晚”,他還特地讓妻子從上海請來樂隊助陣。這不,剛下高速口,村支書的電話就打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