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藏經樓”依山而起 佛光山諸事圓滿
http://www.CRNTT.com   2019-03-03 17:45:39


 
  這52幅字都深深的刻在大理石上,這是大師內心的期望,希望這里的人道心要堅固,心意要堅強得像石頭一樣。 

  大師曾經跟慈惠長老說,過去的不孝子弟都會變賣家產,現在我刻在石頭上就沒人能搬得走啦。這就是告訴大眾,“佛教不是用來販賣的,不可以去販賣佛法,佛法是要傳揚和流通的”。這番話讓我想到,所謂的法水長流就是這個意思吧。 

  深深刻入石頭上的一筆字都是一比一的比例,一個“襌”字差不多一個人的高度。弟子們把紙鋪在桌子上,已屆高齡的星雲大師站立著,由弟子們頂著他的腰部,一而再,再而三的試寫,才能完成。然後直接雕刻在石頭上,成為牆面。 

  星雲大師對負責雕刻的如常法師說,我眼睛看不見,你們要當我的眼睛,或許現在看字很大,放上去比例會縮小。“那可是千年萬代的大事情,你們一定要愛護我的羽毛,寫的不好就告訴我,我重寫。”星雲大師就是這麼嚴謹,做事一絲不苟。這樣反反覆覆,一遍又一遍,直至大家都滿意的書寫完了這52幅字,這何嘗不是一種修行淬鍊後所體現的涵養嗎! 

  審度這些一筆字,從藝術的角度自然無與倫比,不過,星雲大師更有他哲學和佛學的角度。 
走進“主殿”,右側高牆開始的幾個大字是: 

  “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不忘初心” 

  “以忍為力” 

  覺元法師為我們作了講解。走進來的每個人首先學習“給”,這就是佛教的四無量心,亦即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捨四種心。 

  給人信心就是慈悲的慈,慈無量心;給人希望就是悲無量心;給人歡喜就是喜無量心;給人方便就是捨無量心。“給”其實是普世的價值,父母給兒女愛;師長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佛教的菩薩給眾生慈悲和智慧。聽覺元法師講解就是一種開導:所以要先學習“給”,越給越富有。 

  很多人問大師,這個佛光山成其大,你的治理之道是什麼?你的管理學是什麼?大師回答說,佛光山成其大,不二法門就是給,它是給出來的,各地方需要,所以大師建設了道場;認為淨化人心的文字思想應該要走進每一戶家庭,法師有限啊,所以辦報,把報紙上送到每一個家庭,渡了眾生。即便報社賣一份是賠一份,可是這種燒錢的工作大師還是要做,為什麼?目的就是要給! 

  佛光山這麼大就是給出來的,所以希望每一個人先學習“給”,給了之後要學習《華嚴經》的“不忘初心”,因為要我們能持續地發長遠心,不是說要做就能夠如你所願,做了之後一定會不如意或者是不如期待,甚至可能受到逆境對待,那你要永遠回到你最初的真心,這個初心也叫作“清淨心”,是為了一個理想,為了一個目標,為了達到促進人類真善美更高的境界,因此不求回報的不盡的不懈的給,那是不忘初心所內含的“清淨心”。 

  第三個就要有心理準備,叫做“以忍為力”。大師說忍為什麼可以成為一種力量,如果到了忍無可忍那不是力量,他認為的這個力是生命的願力,那麼那個忍就不是忍無可忍的忍。那個忍就是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這一切的因緣來去,我明白了成功需要時間,我明白了要讓人瞭解需要多少的千辛萬苦,我明白我做了人家還是會不明白,還是會有毀謗中傷,只要做對的事情義無反顧,“我明白了”那會成為一股生命的力量,所以那個忍是明白,明白因緣,明白因果來去,一旦你明白之後就會等待就會承擔,然後負責並且堅持,最後成為力量,所以完成了四給、不忘初心、以忍為力你才叫行佛,我們念佛拜佛求佛實際上最後要去實踐佛之所行。 

  覺元法師娓娓道來,一字一句解釋。僅僅是“給”開始,這一個字、一句話,覺元法師就演繹出大師一整套的深刻思想,直到教你如何成就佛道。即使法師隨意跟你講解,都是給你最好的人生一課。覺元法師說,一面牆的一筆字,講解下來起碼兩個小時。其實,星雲大師的每一幅字,都是佛學的人生教育,一輩子受用。大師用一生留下這些道理述說給我們,可能窮盡一生都學不完,而且還要實踐。 

  星雲大師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堂課,都可以起碼講兩個小時。我對覺元法師說,我想,“這只有你們弟子可以講,把我的心靈打開了,會想到很多你原來沒想到的那些想像,所以非得來這里三天兩夜不可,要來這邊好好體會才可以。以前我們到這里來去本山好像就是欣賞那些小橋流水,空氣新鮮,動物很活躍,就是自然的風光,現在由佛陀紀念館再到這里,大師在給我們這把打開心靈的鑰匙,讓你可以把心靜下來。” 

  偌大“主殿”的石刻一筆字,在左右兩面牆排列整齊,猶如課堂黑板上寫下的作業。這里不是展場,而是教室,是人生學習的殿堂。 

  星雲大師實現宏願 

  少年時的星雲大師早已勾勒出他整個人間佛教的藍圖,很多想法和願景在二十幾歲時就已寫在筆記上黑板上與眾宣說,用他的一生來實踐,打造出“佛說、人要、淨化、善美”的佛光世界。 

  36歲那年,星雲大師曾提出,佛教需要一所大學,直到他70歲的時候,創辦了第一所大學,之後,佛光山在全世界創辦了五所大學。他很多的想法和願景早就已經想好和勾勒好了。 

  驚嘆藏經樓之宏偉及巨大規模之餘,你會在其中看到星雲大師的宏願。星雲大師的第一個50年:“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完成了全球佛光山的弘化榮景。而今佛光山教團以具足佛法僧的三寶山,統合了文化、教育和慈善共修體系,進入第二個50年的佛光山。 

  從拜見、結識星雲大師開始,和佛結緣並可以行走在成佛之道,到觸碰到星雲大師構劃佛光山圓滿藍圖,星雲大師的諄諄教誨成為我生命歷程中重要的旋律。與星雲大師結緣中體驗與佛的緣份,給生命加油中更充實內涵而讓生命別具意義。這個歷程,也讓我們更懂得不斷創造圓滿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來源:超訊 文/紀碩鳴 此文為《星雲大師賜佛緣》圓夢章節的部分內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