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於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幾個重要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9-05-08 08:37:16


今年宏觀調控工作的重點之一是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其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積極作用。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財政政策既關係經濟運行與國家治理,又關係企業發展與百姓民生。2019年宏觀調控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要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項宏觀調控政策都有正面效果,但也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因此,全面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促進投資實現擴大再生產;要以削減政府支出來實現減稅條件下的財政收支平衡,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正面作用,同時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限制在最低程度。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文章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進一步明確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這是黨中央根據經濟形勢新變化作出的重要部署。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工作中關於財政政策的方針導向是,第一,為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第二,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已經施行了多年的基礎上,今年的實施要加力提效,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第三,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首要措施是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方式是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是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

  毫無疑問,今年宏觀調控工作的重點之一是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其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積極作用。我們要注意到,任何宏觀調控措施在取得預期的正面效果的同時,都可能產生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需要我們認真面對。而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最大限度發揮其正面作用,同時將可能的負面影響限制在最低程度的保證。

  為什麼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如中央指出的,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要增強憂患意識,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或者說經濟下行壓力的壓力源,來自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國外方面壓力主要表現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表現在: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實體經濟困難較多,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緩解,營商環境與市場主體期待還有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依然不少;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困難較多;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任務仍然繁重;等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面對著複雜而嚴峻的矛盾和問題,我們要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更好實現這些目標,在宏觀調控工作中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就顯得更為關鍵、更加重要。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文章認為,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作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首要措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並且切合中國當前實際的科學判斷。

  首先,就財政政策各類可行的措施手段來看,減稅降費是最直接作用於施策對象、產生政策效果見效最快的宏觀調控措施之一。對消費者稅負的降低,等同於直接增加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進而提升居民消費,起到拉動經濟的作用。對生產者稅負的降低,在間接稅環節上,例如增值稅減稅,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從供給側推動經濟增長,同時還會在最後的消費環節減少最終消費者負擔。在直接稅環節上,例如企業所得稅減稅,可以直接增加企業經營收入,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不僅可使企業具備通過技術創新、設備更新等方式提高生產水平的能力,而且能夠刺激企業通過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的欲望。因此,減稅降費不僅可以在微觀層面上最實惠地激勵實體經濟經營者和從業者,而且能夠在宏觀層面上有力地提振自主創新和推動結構調整。

  其次,中國現行稅制中還存在進一步實行減稅政策的空間,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提供了可操作性。減稅空間的容量大小,一方面要看當前稅率的絕對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還要看政府通過調整財政配置和調動彌補資源保持財政平衡的可能性。當前,調整財政配置主要是減少政府支出,特別是減少一般性行政支出、“三公”經費等。調動彌補資源主要是合理適度增加財政赤字、擴大國債發行和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措施。在這些方面,仍有比較大的空間。

  促進投資實現擴大再生產

  文章分析,當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發力方向之一是促進投資,特別是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其原因在於:

  第一,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歸根結底消費是通過刺激投資需求來拉動增長的。適度穩定的投資增長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再生產理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擴大再生產,必須增加新的投資。我們當然應該通過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但不容忽視的是,消費是通過帶動投資來實現擴大再生產的,不能帶動投資的消費只能實現簡單再生產,只有能夠帶動投資的消費才能真正實現擴大再生產。或者說,只有足夠的投資需求才能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標誌是,由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占產出的比重的提高,即投資效益的提高。而投資收益占產出的比重等於投資資本收益率與投資率的乘積,其中,投資率是在宏觀層面實現的,而投資資本收益率是由企業或生產者在微觀層面實現的。中國目前的投資資本收益率僅為3%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亟待提高。對生產者或企業的減稅能夠明顯有助於提高微觀層面的投資資本收益率,進而在宏觀層面提高投資收益占產出的比重,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央提出六個“穩”的要求。“穩投資”是關鍵之一。“穩投資”的重點是激發社會投資、保持投資增長、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要求我們更加認真地做好保持投資穩定增長等工作。

  2018年有三個國民經濟統計數字值得關注:一是GDP增長6.6%,二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三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這組數字告訴我們,其一,推動投資增長、適度加快投資增速,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方面。以減稅降費為主要措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應該在促進投資方面發揮引導和帶動作用。其二,在各類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滯後於總投資增速,基礎設施投資不足是投資增長減速的主要誘因,同時也表明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加強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的較大空間。因此,當前把促進投資特別是促進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發力方向,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減稅降費如何能夠落實到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上,是我們今後在宏觀調控工作實踐中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