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汪毅夫:顧頡剛《泉州的土地神》
http://www.CRNTT.com   2019-06-16 00:30:31


汪毅夫(來源: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作者 汪毅夫)顧頡剛於1926年9月至1927年2月任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教授。1927年1月5日、1月12日,顧頡剛教授在《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周刊》第1期、第2期連載《泉州的土地神》(副題為《泉州風俗調查記之一》)。                       

  《泉州的土地神》所記包括泉州的士地神和地方神。關於土地神,顧頡剛記:泉州的土地廟“有的是一間小屋,塑上一尊白須神像,題為‘福德正神’”,“在荒丘破園之間的僅僅是一所小屋,除了一尊小偶像之外什麼都沒有”。泉州乃至閩南地區、台灣地區的土地廟幾乎概不配祀土地婆。與此相應,顧頡剛所見泉州安海土地廟鰲頭宮的楹聯是“天下無雙大老,人間第一正神”,而不是中國北方土地廟常見的“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泉州乃至閩南地區、台灣地區民間相傳,土地公主張均分天下財富,但土地婆反對。土地婆想的是,天下均富以後將無人肯當轎夫,而土地婆平日出門、將來女兒出嫁,誰來扛轎?民間不滿於貧富不均遂歸咎於土地婆,不讓她在土地廟配享祭祀。然而,由於保全了轎夫的職業,土地婆卻被奉為轎夫的職業保護神。              

  《泉州的土地神》記泉州地方神各有勢力範圍的情形甚詳。其文曰:“泉州城內和附郭地方共分為36鋪”,“凡是一鋪中地方大一點的又分為數境(大約2個至3個);各鋪、境有各自的神祠(此地稱神祠為宮,也稱為古地和福地),供奉各自的地方保護神,鋪、境的劃分亦是神明勢力範圍的劃分;這許多城市的神祠,又分為東佛和西佛。這並不是就城的東、西劃分的,乃是地方上的兩個大黨派,這黨派起於兩個大戶人家。清初,泉州城內有兩個名人,一是打平台灣封靖海侯的施琅,一是翰林富鴻基。富鴻基嫁女於施家,問施琅行民禮呢還是行官禮。施琅是位極人臣的人,聽了此話很生氣。在婚娶的那天,他便供了皇上的黃衣,使富鴻基見了不能不下跪。哪裡知道,富鴻基家裡有‘五日權君’的鐵鼻,施琅去了,他也高高供著。從此兩家交惡,親家變成了冤家。他們倆一文一武,很得地方上人民的信仰,就各自植起黨來;富家在西,施家在東,因此把各鋪境分成了東佛和西佛兩派。每逢迎神賽會的時候,東西兩派遇見,各不相讓,常至打架,以至流血斃命”。      

  《泉州的土地神》又記泉州地方神宮廟如奏魁宮“祀神的混亂”:“祀神的混亂,看奏魁宮就可知。宮名奏魁,聯上又說‘魁杓獻瑞’,則閣上應祀魁星。但是我們上去一看,祀的神又是觀音,桌圍上寫的字也是‘奏魁大慈悲’。祀觀音也罷了,而神龕上的扁額卻又是‘蕊榜文衡’,難道他們去請觀音大士看文章嗎?”祀神的混亂,這是民間信仰裡常見的現象。顧頡剛教授特地指出:“民眾的信仰本不能適合於我們的理性。我們要解釋它,原只能順了它的演進的歷史去解釋它,而不能用了我們的理性去解釋”。50年後,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類學家、泉州籍的台灣“中研院院士”李亦園也說了相同的話:對於民間信仰,“我們不能用‘什麼教’的分類範疇去說明它”。顧頡剛教授是大師級的學者,他的《泉州的土地神》是很好的田野報告。      

  (作者汪毅夫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