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匯率70年:從外生變量到內生變量
http://www.CRNTT.com   2019-07-19 08:09:29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貨幣有三種價格:物價、利率和匯率,它們分別是貨幣的對內價值、時間價值和對外價值(丁志傑等,2018),也可以將其分別理解為貨幣之於商品的價格,貨幣作為金融資產的價格和貨幣的相對價格。貨幣的本質及貨幣理論之所以艱澀難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貨幣有多重價格,彼此掣肘,相互影響,其中任何一種價格,都足以耗費研究者一生的精力而無暇他顧。正如19世紀英國的自由主義思想家與前首相格萊斯通(Gladstone)爵士說的,“因專研貨幣的本質而受愚弄的人,甚至比受愛情所愚弄的人還多”。

  值“8•11”匯改4周年之際,本專題——人民幣匯率70年——以匯率為切入點,力求釐清中國匯率制度改革、國際收支平衡、資本賬戶開放、外匯儲備積累、跨境資本流動和貨幣政策的關係。本文首先闡述人民幣匯率從因變量向自變量轉型的全圖景。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價格作為市場經濟重要特征之一,必須發揮調節供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作為貨幣的一種價格的人民幣匯率從由官方決定轉由市場供求決定,從政策目標變為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工具,從失衡的水平不斷回歸均衡,就是市場經濟改革績效的一個表征和背書。

  可以理解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動加上貿易夥伴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減去中國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所以,如果人民幣REER的增加幅度大於NEER的增加幅度(括號內等式左邊大於零),就可以判斷出中國貿易夥伴國的物價水平的上漲幅度大於中國國內的物價水平的上漲幅度,或前者的物價的下降幅度小於後者,或前者上漲後者下降。如果人民幣REER的下降幅度大於NEER的下降幅度(括號內等式左邊小於零),則可判斷中國貿易夥伴國的物價水平漲幅較低,或降幅較大,或者是國外物價下降,國內物價上漲。

  總而言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化與本幣名義有效匯率變化和國外物價水平變化成正比,與國內物價水平成反比。對比同一種貨幣的REER和NEER走勢,可以整體上判斷其與貿易國的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對比兩個不同國家的NEER或REER的變化,則可以判斷出口商品相對競爭力水平的動態關係。若美元REER(或NEER)增幅高於人民幣REER(或NEER),這相當於美元匯率升值幅度更高,整體而言,美國出口競爭力的下降要大於中國。

  有時候,實際有效匯率還會考慮到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政策,國內推行減稅降費實際上就是一種隱性的貨幣貶值的方式,更顯性的方式是出口退稅。

  對比同一種貨幣的NEER和REER走勢,可以整體上判斷其與貿易國的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 

  對比兩個不同國家的NEER或REER的變化,則可以判斷出口商品相對競爭力水平的動態關係。若美元REER(或NEER)增幅高於人民幣REER(或NEER),這相當於美元匯率升值幅度更高,整體而言,美國出口競爭力的下降要大於中國。

  過去70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有如下幾個重要特征,均可表述為從發散到收斂:

  第一,人民幣和美元各自的NEER與REER均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快速收斂,其中人民幣在1994年匯率並軌後開始收斂,美元相對較晚;

  第二,人民幣與美元的有效匯率指數也呈現收斂狀態,觀察圖形可見,更多的是人民幣向美元收斂。雖然這與基期(2010年)的選擇有關,但2010年之後的走勢可以看出,發散重歸收斂。

  第三,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向人民幣的有效匯率收斂。長周期來看,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可以看作是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中樞,牽引著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圍繞其波動。這與匯率政策調控的目標是一致的,即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與人民幣有效匯率保持同步。這表明市場供求起到了更顯著的作用,這是匯率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體現,也是改革的既定目標,但不排除在匯率波動較大時暫時盯住美元。如2008年9月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時,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資金大量流出新興市場,中國也不例外。為了防止人民幣形成單邊貶值預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就被穩定在6.83左右,一直持續到2010年6月。

  第四,2015年“8•11”匯改之後,美元對人民幣雙邊匯率、美元有效匯率和人民幣有效匯率加速收斂,但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性較高。“8•11”匯改確立了新的美元兌人民幣雙邊匯率的中間價定價機制。在人民幣存在貶值預期之下,容易形成自我強化的貶值趨勢,故匯率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調。之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貶值幅度超過了人民幣有效匯率。從日度數據來看,2015年8月10日到2016年12月16日,美元兌人民幣雙邊匯率從6.12升到了6.95,16個月之間,人民幣貶值13.5%,而同期人民幣NEER和REER的貶值幅度分別為6.8%和6.4%(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月均數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