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迎戰“利奇馬”:這場戰鬥與過去有何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9-08-14 11:49:21


 
應急管理主體需拓展到全社會
 
  當前,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國應急管理體系正在構建過程中,新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也正在艱苦的磨合路上。

  從這次對“利奇馬”的應急響應來看,建成符合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要求的大國應急管理體系前景是光明的。但是,作為政府非常態的管理活動,應急管理越來越多地面對複雜性、系統性危機的挑戰。

  應對複雜性、系統性危機,必須要將應急管理的關口前移至防範重大安全風險,必須要把應急管理的主體拓展到全政府、全社會。這需要我們改變陳舊的應急管理理念。

  “利奇馬”台風在越過黃海海面後,在山東登陸。迎戰台風的戰鬥還沒有結束。截至8月12日5時50分,山東省因災死亡5人、失蹤7人。在浙江永嘉,台風“利奇馬”造成23人死亡、9人失蹤。臨海市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汪洋,成為“看海”的澤國。

  這警示我們,我國還存在著高風險的城市、不設防的農村。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將災害風險減緩與韌性城市建設的理念貫穿始終,著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否則,再有效的應急響應措施也無能為力。畢竟,應急響應只能謀求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災害損失的最小化。

  “上醫不治已病治未病”,應急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將災情消弭在萌芽狀態,以實現少傷人、不死人,達到這一境界是全政府、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不是應急管理部一家可為,因為按照大部制設計組建的“超級部”,並非無所不能、包打天下的“超人”。應急管理的邊界是無限的,而專業應急管理部門的職責邊界卻是有限的。

  所以,與應急響應能力同樣重要的,是基於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這是我們未來共同努力的大方向。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