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角色和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19-10-10 00:16:35


深圳的發展是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的一個奇跡。
  中評社╱題: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角色和作用 作者:郭萬達(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深圳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深圳通過高品質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五個方面的先行示範,給全國樹立榜樣。

  深圳作為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1300萬人口的現代化大都市的歷程,GDP總量居亞洲城市的第五位。可以說,深圳的發展是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的一個奇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中央賦予深圳三大新的使命,即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路徑,探索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格局,探索豐富“一國兩制”的新實踐,使深圳成為新時代中國第一個承擔先行示範的城市。

  一、先行示範區與大灣區

  為什麼在2019年2月18日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6個月之後,又提出深圳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示範區,也就是說,大灣區與先行示範區是什麼關係?深圳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可以說,深圳先行示範區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支撐,也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步驟。當然,先行示範區和大灣區這“兩區”建設中,深圳創新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深圳在大灣區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更加突顯。

  《意見》的發佈與不確定的國際形勢有關。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逆全球化和單邊主義仍大行其道,中美貿易戰走向尚不確定,“中美科技脫鉤”既可看成是一種主張,也可看成是一種預警,在此嚴重不確定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未來走向就更加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深圳科技創新在大灣區的角色和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

  創新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密碼。憑藉“創新”,深圳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長動力強勁。《意見》指出,深圳要繼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陣地”來建設,提出了建設“國際科技資訊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的大數據中心”等重大創新方向和創新載體,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創新能力必須有一流的大學和基礎研究作為支撐。《意見》提出將建立“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加快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這些基礎研究能力的提升需要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使得深圳在全球的創新中既有活力又有競爭力。《意見》提出深圳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智慧經濟、數字經濟,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深圳的創新發展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全球化的結果,所以深圳的創新成果不僅是深圳的優勢,更是未來國家發展要走的路徑。

  科技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非常重要,其目標是要在未來10-20年,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的重大歷史性機遇,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具體來說,科技創新在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性可以概括為“四個一”。“一個支撐”: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一個典範”: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典範。“一個區域”: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一個策源地”: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是大灣區的四個中心城市,其中,有關科技創新的功能和定位,四個中心城市各有側重,各有特點。香港: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廣州: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深圳:發揮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由此可見,大灣區發展規劃對深圳的定位主要就是“科技創新”,明確要求深圳在這方面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二、深圳集聚了一批科技創新的高端資源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集聚了一大批在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資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全國的一面旗幟。2018年,深圳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萬家。根據2018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7家深圳企業躋身世界500強,主要是科技企業。一批研發能力強、研究基礎好、知識產權充沛的民營科技企業逐步成為深圳“龍頭”。目前,深圳已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的主要聚集區,在物流、互聯網金融、智慧硬體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突出。此外,深圳還大量培育諸多具有創新活力和良好的成長潛力的“特尖專精”科技型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在某一領域的技術研發能力、產品的競爭力極強。

  深圳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端創新要素資源。2018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2%,居全國領先水平。深圳市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有效發明專利五年以上維持率、專利金獎獲獎數量等核心指標均居全國大中城市的前列。2018年深圳全市人才隊伍總量達510萬,全職院士41人,纍計認定高層次人才12480人,其中國內高層次人才8171人,“孔雀計畫”引進海外人才4309人。

  深圳建設了一批科研機構和研發平台,加強了基礎研究能力和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投入。2018年,深圳擁有高校13所。近年來,深圳重點引進名校的優勢學科,建設保障民生和產業發展亟需的醫學類、理工類學科,與國內名校合作共建深圳校區。深圳已有14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其中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設。深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打造成銜接基礎研究、成果推廣與產業化之間的重要創新平台。

  深圳的新產業、新業態、新經濟十分豐富,新舊動能轉換順暢,高品質發展的特徵比較明顯。深圳的戰略新興產業占到GDP的40%,包括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互聯網、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深圳還有十大新動能產業,包括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智慧裝備、可穿戴、大數據、雲計算、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等,這些產業在深圳都十分的活躍,產業鏈很長,產業的生態非常豐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