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政部考慮上收設立政府投資基金的權限
http://www.CRNTT.com   2019-10-19 15:13:30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 近日財政部一份答覆函受到業內人士關注。財政部在其網站發布《財政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1891號(財稅金融類168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函》),公開了財政部答覆全國政協委員張勁提出的《關於提升政府投資基金集中度,更好發揮引導作用的提案》的具體內容,並表示將“適當將設立政府投資基金的權限上收,嚴控基金的設立。”

  自2000年以來,政府投資基金受到各地普遍重視,迅速發展壯大,其以少量財政資金撬動大規模的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投資,為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與此同時,政府投資基金政策性目標與市場化需求脫節的問題日益凸顯,部分政府投資基金在落地見效上面臨著社會資本參與度偏低、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績效評價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亟待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

  業內人士認為,財政部的公開表態,為解決政府投資基金“募不進來,投不出去”的問題釋放出積極信號。

  “募不進來,投不出去”的兩難困境

  近幾年,在經濟增長放緩、中外貿易摩擦加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各級政府設立投資基金的熱情非常高,政府投資基金呈井噴式增長。

  據清科私募通統計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06年,我國設立政府投資基金僅有6只,基金規模35億元。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2065只政府投資基金,目標規模已達12.27萬億元。但同時,年度新設立基金數也出現了下滑態勢,2016年全國共設立政府投資基金572只,為歷年最高點,其後數量開始下降,2017年下降為284只,2018年為246只。

  分析認為,政府投資基金逐年“降溫”,其背後折射出的是基金實際運作的困境和矛盾,基金在落地見效上還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