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多大?
http://www.CRNTT.com   2020-02-10 08:52:02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非典。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史上最長2020年春節假期顯得有些漫長,由於新冠病毒“戰疫”的力度更強,總體預計疫情會比SARS更早收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疫情持續時間的長短正相關關係。無論是一季度還是到五一節,但疫情終究是暫時的,而戰勝疫情是必然,在戰疫的同時推動經濟增長。“兩只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首先要衡量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然後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最後危中有機,還要抓住和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文章認為,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非典。但是應對新冠疫情的逆周期調節更及時而且更加強有力,2月1日,央行、財政部五部委出台30條金融支持抗擊疫情的文件,2月3日,央行逆回購1.2萬億,並下調7天和14天逆回購利率各10個BP。新冠疫情將拉低中國經濟增速,對一季度GDP影響超過1個百分點,但伴隨疫情的好轉以及消滅,而三四季度經濟會出現恢復性拉升。

  新冠病毒與SARS和MERS屬於同一類,標誌傳播力的R0大於1,非典共確診病例5327人,新冠確診病例至今超過非典的三倍。從總量看,非典拖累2003年二季度從11%降到9%,收窄2個百分點,但三、四季度回升至10%,全年GDP依然增長10%。從國際看,本世紀從美國流感、巴西賽卡病毒到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抑制經濟增長之後又恢復增長。從需求側看,疫情直接拉低需求,拖累消費、出口和投資三駕馬車。從供給側看,疫情可望加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催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疫情從需求側的出口、消費和投資三駕馬車來影響中國經濟,影響可控

  文章分析,從進出口看,新冠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喜憂參半,總體上對出口的影響超過進口,對服務貿易的影響或超過貨物貿易。

  疫情拖累一季度出口。新冠疫情雪上加霜會進一步拖累一季度出口,其中對食品、玩具等出口影響更大。從2003年非典對進出口影響看,WHO將廣東、北京等十個省市列為疫區,對出口的影響超過了進口。但當時中國剛剛入世兩年,中國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超過30%的增速。此次疫情出口影響最大是湖北,但湖北不是出口的大省,2019年從全國來看,湖北占總出口不到1.5%,而廣東則超過25%。疫情對中國出口有影響但是總體影響可控。主要是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出口基數本來就不高,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和外需疲弱影響,中國出口增長0.5%,對美出口下降12.5%。因此,與2003年非典導致廣東、北京等十大省市被劃為疫區來相比,出口形勢還在可控範圍,但各國對來自中國的人員物資可能增加檢測,增加時間而影響出口,但伴隨疫情轉好出口將會加速回升。

  全年進口將會增加。儘管疫情一季度會抑制出口,但是全年反而會拉動進口的增長。一是中美剛剛簽署貿易協定,今明兩年中國將從美國增加進口1000億美元的農產品、食品等產品,二是由於疫情影響需要大量進口藥品等醫療用品等各種產品,三是今年下半年將照常舉辦進口博覽會,這也會增加進口產品數量,四是跨境貿易也會增加進口貨物的數量。跨境電商有望超過10萬億。

  疫情影響服務貿易。疫情對服務貿易分兩部分,涉及人的服務貿易如旅遊和交通會大幅走低,其他服務貿易則不受影響,如跨境支付、軟件服務等反而大幅走高。這些限制會影響旅遊等服務貿易,進出境人數一二季度會出現下降,全年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有增有減,根據疫情發展變化情況,綜合起來看疫情總體對服務貿易影響可控。

  疫情直接抑制消費。從需求側三駕馬車來看,2019年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分別貢獻了中國經濟增長的57%、32%和11%。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來看,無論如何占比也是最小的馬車,而消費這駕馬車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疫情讓大家深居簡出,直接抑制了消費,一季度的消費會大幅消減,而主要依靠春節盈利的餐飲業更是備受打擊,受到最直接影響的服務業還包括旅遊、電影票房等。此外,從2003年非典來看,備受打擊的還包括房地產銷售、汽車業、珠寶業等。雖然在疫情控制住以後消費會出現報復性反彈,但並不能覆蓋和彌補春節消費。而疫情也迫使很多人網上購物,有些企業員工在家辦公,這將催生新的業態以及新的消費模式和商業模式。

  疫情會推遲投資,但抑制不了投資。疫情對消費和出口的影響也會波及投資。受到疫情預期影響,一些投資會推遲或舉棋不定。受返城滯後影響,建築業投資或延遲。但是原定的投資不會因為疫情而取消,好轉就會加速推進來完成投資。尤其由於抗擊疫情的需要,一些醫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反而在提速,逆周期調節也會加大投資力度,投資會受到影響但是增速不會下降。從供給側來看,疫情則會有助於數字經濟發展,拉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最直接的一是拉動醫療產品的供給,加強醫療系統的改革,增加供給提高效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