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財政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支持企業應對疫情
http://www.CRNTT.com   2020-03-04 09:13:37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近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在線上舉辦季度宏觀政策報告論證會,多位嘉賓圍繞“應對疫情衝擊,保持經濟合理增長”議題展開討論。專家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在供給側,政府在宏觀政策的應對上要有所區別。

  對於疫情引發的短期經濟衝擊,專家開出的藥方是,防止現金流斷裂。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由於需要採取嚴格管控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因此經濟活動基本上處在凍結狀態或者是休克狀態。這使得很多商業活動特別是服務業影響較大。

  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指出,緩解現金流斷裂問題的出路主要有三條:一是增加業務收入,二是減少經營成本,三是獲得外部融資。如果按照迫切性排序,越往後的越重要。

  從政策工具角度來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該如何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專家普遍認為,疫情引發的衝擊不是需求側的(雖然也影響需求),而主要是供給側的;且疫情影響並不表現為技術衝擊,也不表現在實物資本,而主要表現在對人力的衝擊。這種不同於以往的衝擊表現,要求政府在宏觀政策應對上也要有所區別。

  CF40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指出,財政政策的優勢在於具有精准定向、暫時性、政策滯後時間短等特征,適用於應對疫情的一次性短期衝擊。因此,財政政策應發揮主力軍作用,承擔最主要的責任。

  CF40成員、財政部金融司司長王毅認為,在財政1·發揮主力軍作用的同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一是短期應急政策不能長期化、固定化、擴大化。二是基於交易行為的階段性稅費減免作用有限,應謹慎實施;三是基於固定收入和固定支出的優惠政策是有效的,應該抓緊出台,但也要實時適度,注意政策的有效期。

  對於貨幣政策,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助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表示,應對短期衝擊和長期衝擊的宏觀政策要有所區別。應對短期衝擊不應使用全局性的、長期性的、不可逆性的政策手段,而是應該主要採取結構性的、短期性的、可逆性的政策工具。

  與會專家強調,當前貨幣政策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為實體經濟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使商業銀行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此外還應防範疫情可能帶來的對廣義信貸的嚴重負面衝擊,以及力爭讓經濟增速重回潛在增速。鑒於貨幣政策存在時滯,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具有前瞻性。

  目前來看,央行已在貨幣信貸支持疫情防控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目的在於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解決短期信用收縮的壓力。但在張曉慧看來,對於當前情形下中小企業的困境,還應首先區分其是長期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是短期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流動性不足。

  “即便可以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助力對衝當前疫情帶來的短期衝擊,我們仍然面臨著貨幣政策傳導方面的長期阻滯。從總量角度來看,銀行間市場從始至終都是不缺流動性的,無風險利率其實並不很高,問題在於如何將流動性傳導至中小企業手中。這就涉及到貨幣政策的老問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夠順暢。”張曉慧指出,“由此看來,尤需抓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時機,對經濟金融活動當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阻滯進行堅決改革。”

  張曉慧表示,要想建立貨幣政策順暢傳導的有效機制,就要在央行的貨幣供應、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實體經濟這三大環節上做功課,祛除其中的阻滯。除了央行要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企業經營環境必須保持穩定、有較強的風險定價能力,同時也要為金融機構解決可以支撐和擴大信貸投放的資本約束、流動性約束和價格約束,嚴厲打擊金融套利和資金空轉行為,方可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

  針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希望通過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來實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呼聲,張曉慧直言,“不希望利率市場化進程走回頭路。”她表示,雖然從當前看存款基準利率仍是整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但在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還是應該堅持使用下調MLF、DR007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方式帶動LPR下調來實現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降低,這樣可能更有利於“利率的兩軌並一軌”。

  “當短期衝擊遇到了長期改革的問題,還是堅決不能手軟,要堅定地沿著改革的方向走下去。”張曉慧強調。

  來源:經濟參考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