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奇特的石油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09:09:42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自從新冠病毒疫情全球暴發以來,國際原油價格跌到了每桶20美元以下,然後一直在低位起起落落。4月21日,美國5月原油期貨甚至曾經跌到每桶-40美元的價格。當然,這是因為期貨交割快到期、多頭緊急甩賣所致,是特殊情況,並不反映真實油價。

  對於原油價格下跌,沙特阿拉伯採取的對策是增加產量,而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則和沙特阿拉伯談判,希望削減產量,維持原油價格,避免它們國內的石油產業受到衝擊。

  石油價格事件最奇特的地方是,全世界的經濟學界似乎都默認了各國談判削減產量保石油價格是合理的。經濟學者的沉默和經濟學界的兩大“迷思”有關。

  一個“迷思”是,如果經濟繁榮,那麼石油價格會走高,現在石油價格走低,如果能夠採取措施抬高油價,那麼,人們對經濟就會更有信心。簡單來說,就是修改溫度計,來維持人們的錯覺。

  另一個“迷思”是,如果油價大跌,那麼,很多石油公司,以及做石油期貨的金融公司會破產,破產會引發債務鏈條斷裂,帶來經濟崩潰。基於這個“迷思”,很多經濟學者同意拯救石油公司,並以此來避免更大的經濟困境。這是非常奇特的“石油邏輯”,但經濟學者卻對此習以為常。

  各國談判削減石油產量,還有一重原因,那就是,有些國家的財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例如俄羅斯。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眾多經濟學者不發聲的理由。對大部分經濟學者來說,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他們打心底接受了奇特的“石油邏輯”。

  財經界人士也是如此。每次談判取得進展,油價有所回升,就有一堆人分析說,這是全球宏觀經濟的“利好”。

  “石油邏輯”錯在什麼地方?人們應該首先問一下,石油價格為什麼大跌?原因其實很明顯:疫情暴發以後,絕大多數企業經營困難,對石油的需求下降。或者簡單地說,就是,按原來的價格,人們買不起油了。

  誰都知道,能源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疫情的衝擊下,亟待回陽的其他企業,饑渴地盼望更多、更低價格的能源。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產量,其實是幫助經濟復甦的。

  相反,美國、俄羅斯談判削減石油產量,抬高石油價格,這的確對他們國家的石油公司有利,但,對迫切需要低價能源的其他企業來說,卻是非常不利的。“本來我就因為經營困難買不起油了,你還減產抬高石油價格,那我不是更加買不起了嗎?”各國保石油公司的利潤,其實是嚴重阻礙了經濟修復的步伐。

  設想一下,假如有個神祇,看到人類受到疫情衝擊,送了1000億桶石油給人類渡過難關,很明顯,人們應該歡迎、感謝。但是,如果按照主流經濟學界所信奉的“石油邏輯”,人們就應該拒絕神祇的幫助,因為,1000億桶白送的石油會降低石油價格。“石油邏輯”的錯誤,其實是相當粗淺的。

  可能有人會問:“油價大跌,引發債務鏈條斷裂,難道就不可怕嗎?”

  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反過來問:“減產抬高油價,使得本就困難的其他企業,更加難以恢復,這,難道不會引發更大的債務違約潮?”

  如果拯救石油公司,只有好處,那當然應該拯救他們,但問題在於,它還有更加巨大的壞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