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5-16 08:36:14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僅對中國經濟運行造成了較大衝擊,也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衝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經濟在前一階段經受住了考驗,重點項目復工率、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等均強勁回升。衝擊和挑戰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其堅實基礎就來自於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當前,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更需要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有效挖掘和激發強大內需潛力。

  科學認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孫學工、王蘊文章表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是長期積累培育、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夕,中國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初步搭建了超大規模經濟體的構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改革釋放內生動力,不斷發展壯大自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持續保持經濟健康穩定增長,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逐步形成和顯現出來。

  一是需求結構不斷優化,內需驅動特征更為顯著。2008年以來,中國需求結構漸趨優化,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投資、消費和淨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協同性明顯增強。在內需結構上,近年來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上述變化使中國國內市場不斷擴大,經濟增長的平穩性、可控性顯著提高,有效增強了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二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消費需求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達10276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突破41萬億元,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向發展型、享受型和品質型消費升級,服務化、品質化和多樣化消費需求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眼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汽車、家用電器等家庭耐用消費品銷售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人均擁有量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相關消費仍有巨大增長空間。進一步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大且增長潛力大,對中高端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增長快,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重要方面。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構成了中國中高端商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主體,對質量更優、性能更佳和內容更豐富的消費需求增長更快,推動商品與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服務消費比重提高,為持續發揮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提供堅實基礎。

  三是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新領域投資增長空間大。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結構優化和投資質量提升步伐加快。補短板、促轉型領域的投資增速明顯加快,成為支撐投資整體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2019年,中國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9%,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7.2%,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17.4%,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社會領域投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中國投資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比如,人均基礎設施存量水平相當於發達國家的20%至30%,在民生領域、區域發展方面,還有大量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同時新的投資機會層出不窮,新投資領域不斷湧現,以5G技術、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圍繞都市圈、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品質的基礎設施建設正步入快車道;隨著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推進,關鍵技術、高端裝備和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將不斷加大。

  四是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內需潛力釋放。在消費端,近年來隨著新消費模式的興起和傳統消費模式的轉型,消費者的消費成本更低、消費模式更加便利。網上消費的快速發展,使得消費活動面對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極大減弱,“指尖消費”隨時隨地可以發生。特別是疫情期間,外出聚集式消費活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線消費在滿足居民基本消費需求、保障基本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消費者的在線消費習慣也在加快形成。近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網絡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此外,線上線下消費的融合發展實現了線上便捷和線下良好體驗的優勢整合,更好滿足了消費者全方位的消費需求。同時,對消費信息的及時響應使得供給創新效率更高、更有針對性,為消費潛力的釋放創造了良好條件。在企業端,隨著大數據、雲平台、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數字經濟、共享經濟、3D打印、無人工廠等新生產模式不斷湧現,拓展了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的空間,不僅釋放了過去無法實現的潛在需求,還催生了很多新的需求,構成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動能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提升,明顯高於同期GDP的增速。

  五是綜合成本優勢突出,供需協同性強。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比較突出。中國擁有廣大地域、14億人口,擁有大規模要素供給、大規模市場容量,使大規模布局生產能力成為可能,並且隨著國內統一市場建設、完善營商環境取得積極進展,規模經濟優勢更加鞏固。還要看到,近年來,中國一般勞動力成本確有上升,但在中高端人才成本上中國仍有優勢,每年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700萬人,供給充分。同時,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這為中國供給體系有效響應需求變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能夠形成供需協同推進的局面,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邊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