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財政赤字貨幣化:弊遠大於利
http://www.CRNTT.com   2020-05-21 07:32:03


 
  另外,也有觀點說,政府債務一直是延續,並沒有還清,就是財政赤字已經貨幣化了。我覺得這個討論把赤字貨幣化的概念換掉了,我們討論的是央行直接印錢買國債這個問題。現在所有國家都有政府債務,都沒有還清,但不能說所有國家都一直在搞財政赤字貨幣化。

  《金融時報》記者:在本輪經濟救助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採取了央行直接進入一級市場購買國債,以配合財政政策進行全面擴張的措施。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也應採取這樣的措施?一些分析認為財政赤字貨幣化不一定帶來通脹,您怎麼看?

  汪濤:這個論據最值得商榷,也最難以信服。實際上,其他國家赤字貨幣化是在信用市場已經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流動性出現了問題之後,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這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使用的、沒有後遺症的工具。

  美國的信用市場在3月份以來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流動性枯竭,市場信心不足,產品無法定價,沒有交易。在這個時候,美聯儲為了化解信用市場的危機,出台了超常規的量化寬鬆政策,並且決定由美聯儲購買政府債務,推行財政赤字貨幣化。

  美國採取了赤字貨幣化的手段,似乎美聯儲也並不擔心負面影響,原因是美國是儲備貨幣國家,全世界對美元的信心、對美聯儲的信心是很難被挑戰的。

  中國其實沒有走到信用市場流動性嚴重缺乏、沒有人願意購買國債的程度,完全可以用通常的市場機制來解決赤字融資的問題,不需要搞財政赤字貨幣化。

  事實上,居民、金融機構其實有大量的對高質量利率債、國債的需求,由市場為赤字融資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財和資產管理產品。

  所以,我們沒有到不得不考慮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時候。而且,考慮到財政赤字貨幣化弊大於利,有的危害甚至是長期難以恢復的,打破了我們好不容易建立的現代財政制度和現代貨幣制度之間相互獨立又互相配合的機制,會因小失大。

  關於赤字貨幣化是否帶來通脹的問題,其實不是我們爭論的主要問題。因為通脹與赤字大小有關,與如何為赤字融資本身沒太大關係(當然,赤字貨幣化可能動搖信心因而增加通脹預期),但這不是爭論的核心問題。我們的爭論點其實非常狹窄——中央銀行需不需要、應不應該直接購買國債?不需要,弊大於利。

  《金融時報》記者:關於今年特別國債的發行規模,您有什麼建議?

  汪濤:特別國債是特殊時期用於抗疫的。在這個時期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同時需要更多財政支出,財政赤字要擴大,考慮到地方政府債務負擔也比較重,所以中央政府可以多發特別國債,我建議規模在兩萬億元左右。特別國債一方面可以用於彌補中央一般財政預算缺口;另一方面可以用於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的資本金,從而支持銀行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還有一小部分也可以用於一些有收益的項目。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李國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