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中評論壇:疫後中日韓合作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0-06-15 00:10:47


 
  近年來,伴隨中日關係趨穩向好和重回正軌,中國民眾的對日感情逐步回升。民調顯示,已有四成多中國民眾對日本持有好感。通過這次疫情中的守望相助和積極報道,中國民眾的對日好感有了進一步提升。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日本國民的對華感情,很難通過這次疫情得到改善。因此,我們不應懷有不切實際的奢望。的確,在中國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有許多日本國民伸出援助之手,或者說顯示出相當的同情。甚至,還有像鳩山由紀夫、福田康夫、村山富市等政要,公開對中國表示聲援和支持。對此,中國各種媒體也進行了積極報道,甚至可以說,他們的聲音被放大或誇大了。必須指出,他們未必能夠代表日本政界的主流聲音。毋寧說,日本政界的主流,在中國疫情嚴重時,一時保持了沉默。實際上,不限於日本政界,日本社會上對華友好的聲音,也被一時放大或誇大了。我們絕不能因此把日本的少數當成多數,把非主流看成主流。必須正視沉默的大多數。否則,很可能誤判日本的政治生態和社會輿情。這樣,對中國不利,也對中日關係不利。

  還必須指出,過去十年來,我們一般衹注意到,隨著中日經濟此消彼長,中日GDP實現了大逆轉,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還有中日國民感情的大逆轉。對此,我們重視得不夠,或者說予以忽視了。各種民調顯示,過去三十年來,日本民眾的對華好感從七成多降到了不足兩成,反過來說,對華沒有好感的日本民眾則從不足兩成上升到八成以上。環顧全球,日本對中國的觀感最為負面。這不能不令人表示憂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國民對華感情惡化到如此地步,絕非一朝一夕和一時一事所致。換言之,是影響中日關係的各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其中,既有歷史問題、領土問題、台灣問題等舊有因素,也有國力消長帶來的結構性因素。因此,要想改善日本對華政策的社會民意基礎,任重道遠。

  在這次疫情當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日本所開展的公共外交活動。可以說,日本的對華援助之所以引起中國民眾的積極反應,除了中國上下積極宣傳報道的因素外,日本政府藉機積極開展公共外交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視。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在安倍晉三當政期間,日本倍加重視開展公共外交,甚至將“宣傳外交”提高到了戰略的高度。日本的“宣傳外交”或“外宣戰”主要是針對中國進行的。過去,日本自認為是,衹會做不會說,有損國家利益;而現如今是,既要做也要說,甚至少做也要多說。僅就這次疫情而言,日本對中國的援助,不僅遠少於中國對日本的援助,也比不上其他一些大國的對華援助,但實際上給人留下的印象似乎日本是最多的,並且還改善了中國對日國民感情。

  俗言道,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換言之,關係親不親關鍵在民心。透過這次疫情,我們進一步看到了中日彼此國民感情的落差,也進一步認識到了國民感情之於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面向未來,要想延續來之不易的中日關係的良好發展勢頭,並使之行穩致遠,除了要繼續築牢中日關係的經濟基礎,還要夯實兩國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當然,透過這次疫情,我們也應從日本的公共外交中有所啟示。我們的公共外交不能缺位。

  王鍵:感謝黃教授,黃教授的發言非常精彩,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觀察角度。剛才在北京的呂小慶會長和人民大學的黃大慧院長作了發言,今天出席會議的還有復旦大學的胡老師和山東大學的牛老師,所以從地域上來講,我們建議轉移到上海,請胡令遠老師給我們發表高論。有請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日本問題專家胡老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