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資本、算法、人文的“不可能三角”
http://www.CRNTT.com   2020-09-11 08:09:17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近日,一篇名叫《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引發熱議。文章呈現了外賣平台算法系統和騎手實際工作的諸多衝突,展現了騎手為防止“超時送餐”要經歷的諸多不易。在嚴格的獎懲機制下,沿著算法精准計算過的路線,騎手爭分奪秒在系統設定的時間內狂飈,嚴寒酷暑風雨無阻。為趕時間,飛速、逆行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已是常態,人員傷亡時有發生。從輿論反應看,對騎手持同情和理解態度是主流,包括對騎手送餐時間略有延遲的包容,也包括對平台算法機制的質疑。

  無數飛奔的外賣小哥,他們的辛勤奔波匯成一股合力,把平台的身價拉到一個新高度。平台的算法卻越發嚴苛,系統預設的送餐時間一降再降,有時甚至直接給出逆行路線。表面上看,用戶體驗是提升了,但是,全社會為此要付出的代價卻不容忽視。而且,要實現三者利益共贏,幾乎是一個“不可能三角”。

  提供外賣服務的平台不是做公益,在資本的推動下,擴張市場份額、做大營業額、提高利潤率是其發展目標。騎手選擇送外賣這個辛苦的行當,也是為了多賺些錢,每單幾毛錢的差異,他們也認為不能放鬆,多接一單,可能意味著多幾元績效。消費者注重用戶體驗,“快”幾乎是最重要的體驗之一,而用戶的評價,用戶的規模和活躍度,甚至用戶的數據,又是平台“資本故事”的重要支撐。簡而言之,三者相互聯繫,也相互博弈,你進我退。但問題是,誰進?誰退?進退空間又有多大?

  之所以引發如此多的關注,一是因為外賣小哥這個群體可謂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提供的服務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其次,看似是騎手和平台算法之間的矛盾,實則是更複雜的社會關係的映射。算法的本質是一種機制,我們每個個體,在社會系統中都受到一套機制的驅使,不外乎是在經濟利益和個人權益中尋求一個平衡。外賣小哥的案例,是這種失衡的放大,與之類似的還有此前被熱議的“996”工作制。通過某種激勵機制,放大經濟利益,讓其他福利的削弱顯得順其自然。機制的制定者,主要是公司或者大互聯網平台,但接受這種機制的“小哥”,是否一定是被動的接受者?算法是高級了,但人性的溫度卻越來越低,由此導致的傷亡代價,分攤給社會來被動“消化”,又是否合理?

  正如餓了麼的公告所言,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美團也在公告中表示要持續改進,讓系統更有溫度,“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借口,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從何處尋找“不可能三角”的平衡,或許已經有了答案。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王君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