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高水平開放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10-06 08:50:38


要以高水平開放贏得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育新機、開新局”的戰略選擇,是後疫情時代促進經濟復甦與國際合作的重大舉措。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分析,首先,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具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基礎和條件。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有著巨大的內需潛力。在當前全球需求不足、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這一巨大的內需潛力,將成為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的突出亮點。從產業結構升級來看,2019年中國服務業占比為53.9%,預計未來5至10年還有10個百分點左右的升級空間。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升級空間更大。2019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9%,快於第二產業1.2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3.9%,比上年上升了0.6個百分點。估計到2025年,中國服務業占比將提高至59%至60%,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產業結構。從消費結構升級來看,2019年,中國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比為45.9%。從國際經驗看,要達到60%至65%的水平,服務型消費占比才達到大體穩定。這意味著中國未來10年左右服務型消費還有15至20個百分點的升級空間。從城鄉結構升級來看,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還有10個百分點左右的升級空間;中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4.38%,至少還有15至20個百分點的升級空間。

  其次,要以高水平開放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是中國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而實行的戰略轉型。這一戰略轉型與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相適應,是10至20年的長期戰略。一方面,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體,目的是充分釋放中國巨大的內需潛力,提升經濟自我循環能力。國家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52%的關鍵材料依賴進口,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2019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0.8%,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達到90%。另一方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在提升經濟自我循環能力的同時,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相互促進。

  最後,要以高水平開放贏得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首先,14億人的內需潛力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獨特優勢。例如,中國服務型消費的快速增長及其帶來的新興消費市場的擴大,已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重點,也成為中國立足自身、把握趨勢、釋放內需、贏得主動的關鍵。面對外部環境深刻複雜變化,中國內需市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繼續保持不斷升級態勢,就能夠形成強大的經濟吸引力。第二,以高水平開放贏得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例如,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以及一些高科技產業,儘管其某些核心技術不在中國,但最大的應用市場在中國。未來,在高水平開放中提高中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改變中國長期處於價值鏈中低端的格局,提升國民經濟自我循環能力。第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重要的是深化市場化改革,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這就需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深化市場化改革,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慣例銜接,建立並完善以公開、規範為主要標誌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形成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新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