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非遺綻放更絢麗光彩
http://www.CRNTT.com   2021-01-13 15:40:03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的寶貴遺產成為世界級的“非遺名片”,不僅提升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也為國際社會更好了解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韵打開了新的大門

  不久前,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申遺,總數居世界第一。

  太極拳、“送王船”,在我國都有著數百年的歷史。無論是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還是“送王船”的盛大儀式、豐富意涵,都深深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氣韵和中國哲學的理念。太極拳蘊含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傳統觀念,鬆柔圓活、立身中正的動作範式,彰顯著中華文化獨有的平和、包容與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動例證,也見證著中華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傳播交融。如今,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的寶貴遺產成為世界級的“非遺名片”,不僅提升了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也為國際社會更好了解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韵打開了新的大門。

  近些年來,從昆曲、京劇、端午節,到珠算、中醫針灸、二十四節氣,我國多項非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成為全人類共同保護和記憶的文化遺產。一項項“非遺明珠”走向世界,意味著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國價值”、立足千百年傳統的“東方智慧”,正在越來越多地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也意味著中國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追求,為構建人類共同價值作出新的貢獻。中國非遺一次次引起世界矚目,與中國節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競相綻放、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收獲大量“鐵粉”、中國網文“出海熱”成為全球性文化現象等一起,構成了今日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生動圖景。

  中國在“申遺之路”上收獲的成果,是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可,更是中國向世界做出的文化傳承的承諾。以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為例,當年在申報非遺名錄時,其傳承群體已不足千人,這項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技藝,正處於“瀕危”境地。申遺成功後,中國以行踐諾,讓這項急需保護的技藝實現了從僅靠“單打獨鬥”到社會各方助力、從陷於傳承困境到煥發新生機的顯著轉變。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傳承和保護的新起點。不斷提高非遺保護水平,解答好不同非遺項目保護發展面臨的難題,才能從整體上提升非遺的可見度,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更絢麗光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